一、核心检测项目分类
-
- 目标:准确测定产品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
- 典型应用:
- 药品:如阿司匹林中乙酰水杨酸含量检测。
- 食品添加剂:如防腐剂苯甲酸钠的定量。
- 农药:有效成分(如吡虫啉)的浓度测定。
- 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等。
-
- 目标:确认成分化学结构并量化其含量。
- 关键步骤:
- 结构鉴定:质谱(MS)、核磁共振(NMR)、红外光谱(IR)。
- 多组分定量:如中药复方中多种黄酮类成分的同步检测。
-
- 检测对象:
- 有机杂质(合成副产物、降解物)。
- 无机杂质(重金属、残留溶剂)。
- 法规要求:
- 药品需符合ICH Q3指导原则(如杂质限量≤0.1%)。
- 食品需遵循GB 2762重金属残留标准。
- 检测对象:
-
- 目的:评估固体制剂中有效成分的释放速率及程度。
- 方法:溶出试验仪结合HPLC分析,模拟人体胃肠环境。
-
- 项目:高温、高湿、光照加速试验,长期稳定性跟踪。
- 指标:含量变化、杂质增长、物理性质(如变色、结块)。
-
- 适用范围:注射剂、滴眼液、化妆品等。
- 标准:需符合《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二、检测方法与技术选择
- 色谱技术:HPLC(高灵敏度)、GC(挥发性成分)、薄层色谱(TLC,快速筛查)。
- 光谱技术:UV-Vis(常规定量)、原子吸收光谱(AAS,重金属检测)。
- 联用技术:LC-MS(复杂基质中痕量成分分析)、GC-MS(挥发性有机物鉴定)。
- 滴定法:酸碱滴定(原料药含量测定)。
三、标准与法规依据
- 国际标准:
- 药品:ICH指南、USP(美国药典)、EP(欧洲药典)。
- 食品:FDA法规、Codex Alimentarius标准。
- 国内标准:
- 《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
- GB 2763-2021(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22年版)。
四、行业应用案例
- 药品领域
- 片剂:主成分含量偏差需控制在±5%以内。
- 生物制品:活性蛋白效价测定(ELISA法)。
- 食品行业
- 功能食品:益生菌活菌数检测(平板计数法)。
- 营养强化剂:维生素D3的LC-MS/MS定量。
- 化妆品
- 美白产品:氢醌、汞等违禁成分筛查。
- 防晒霜:紫外线吸收剂(如阿伏苯宗)含量分析。
五、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 成分干扰
- 问题:基质复杂导致目标峰重叠。
- 方案:优化色谱条件(如调整流动相比例)或采用固相萃取(SPE)前处理。
- 低含量成分检测
- 问题:痕量有效成分信号弱。
- 方案:提高仪器灵敏度或衍生化处理(如GC-MS硅烷化衍生)。
- 稳定性差异
- 问题:样品储存期间含量波动。
- 方案:改进包装材料(避光、防潮)或添加稳定剂。
六、未来趋势
- 快速检测技术:便携式拉曼光谱仪、荧光传感器现场筛查。
- 大数据与AI:结合质谱数据库实现未知成分智能识别。
- 绿色分析:减少有机溶剂使用(如超临界流体色谱)。
转成精致网页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50
45
45
32
32
30
28
25
24
25
24
21
22
29
30
23
30
27
29
26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