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温吸附试验检测项目详解
1. 吸附量测定
2. 吸附等温线拟合
- Langmuir模型:假设单层吸附,表面均匀,适用于化学吸附主导的情况。拟合参数KL反映吸附强度。
- Freundlich模型:描述多层吸附及表面非均质性,常见于物理吸附,参数n表征吸附亲和力。
- BET模型:用于多孔材料比表面积计算,适用于多层吸附分析。 应用:判断吸附剂与吸附质的作用力类型,指导材料改性方向。
3. 比表面积与孔径分布分析
- BET法:通过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计算比表面积(m²/g)。
- BJH法:分析介孔孔径分布(2-50 nm)。
- DFT/NLDFT模型:适用于微孔(<2 nm)和更复杂孔隙结构。 应用:优化吸附剂孔隙结构,提升气体(如CO₂、CH₄)储存能力。
4. 吸附热力学参数测定
- 吉布斯自由能变(ΔG):ΔG<0表明自发吸附。
- 焓变(ΔH):区分放热(ΔH<0)或吸热(ΔH>0)过程。
- 熵变(ΔS):反映体系混乱度变化。 计算方法:通过不同温度下的吸附数据,利用Van’t Hoff方程计算。 应用:指导工业吸附条件优化,如温度控制与再生策略。
5. 选择性吸附与竞争吸附实验
6. 动态吸附性能测试
- 穿透曲线:吸附柱出口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
- 穿透时间(tb):吸附剂失效临界点。
- 动态吸附容量:单位吸附剂在动态条件下的总吸附量。 应用:设计工业吸附塔参数,预测吸附剂使用寿命。
7. 吸附-脱附循环实验
上一篇:丙氨酸氨基移换酶检测下一篇:Br-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8
9
10
8
10
8
8
11
8
7
12
8
9
10
9
7
9
7
5
10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