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目的:初步判断尿液中是否存在尿胆原及其大致浓度。
- 方法:常用Ehrlich试剂法(醛反应法),尿胆原与试剂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
- 结果判读:
- 阴性(-):正常人或尿胆原显著减少(如胆道梗阻)。
- 弱阳性(±~+):正常生理范围。
- 强阳性(++~+++):提示尿胆原增多(需结合定量检测)。
-
- 目的:精确测定尿胆原浓度,用于动态监测或复杂病例分析。
- 方法:分光光度法、酶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参考范围:
- 成人:0.1
1.8 mg/dL(或0.8415.0 μmol/L)。 - 儿童:略低于成人,需结合年龄调整。
- 成人:0.1
-
- 尿胆红素:鉴别黄疸类型(如肝细胞性黄疸时两者均升高;梗阻性黄疸时尿胆原减少、胆红素升高)。
- 粪便胆原:评估肠道菌群及胆红素肠肝循环状态。
- 血清胆红素分型:结合总胆红素、直接/间接胆红素水平进行综合判断。
- 采集时间:建议新鲜晨尿(避免长时间光照降解)。
- 避光保存:尿胆原遇光易氧化,需使用棕色瓶或立即送检。
- 女性经期:避免经血污染导致假阳性。
方法 | 优点 | 局限性 |
---|---|---|
Ehrlich试剂法 | 快速、成本低 | 特异性较低(受卟啉、药物干扰) |
试纸条法 | 操作简便(床边检测) | 半定量,灵敏度有限 |
分光光度法 | 定量精确,灵敏度高 | 需专业设备,耗时较长 |
酶法/HPLC | 高特异性,抗干扰能力强 | 成本高,技术要求高 |
-
- 肝胆疾病:肝炎、肝硬化(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下降)。
- 溶血性疾病:溶血性贫血、输血反应(胆红素生成增加)。
- 肠道异常:便秘、肠道菌群过度增殖(重吸收增加)。
-
- 胆道梗阻:胆结石、胰头癌(胆汁排入肠道受阻)。
- 重度肝损伤:胆红素代谢完全停滞。
- 抗生素使用:抑制肠道菌群导致胆红素分解减少。
- 假性升高:卟啉尿、吩噻嗪类药物、磺胺类药物。
- 假性降低:标本久置(超过2小时未避光保存)、维生素C过量。
- 特殊人群:新生儿尿胆原生理性减少;孕妇可能因血液稀释出现波动。
- 黄疸鉴别诊断:区分肝细胞性、梗阻性及溶血性黄疸。
- 肝功能评估:动态监测肝硬化、肝炎患者的病情变化。
- 溶血监测:筛查溶血性贫血或输血后溶血反应。
- 肠道功能评价:结合粪便检测判断肠肝循环状态。
上一篇: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检测下一篇:胶质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2
17
19
16
15
15
16
18
18
19
20
22
21
23
25
26
23
22
24
26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