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检测:临床意义与核心项目解析
一、白细胞检测体系构成
- 白细胞总数(WBC):成人参考值4-10×10⁹/L
- 五分类细胞比例与绝对值:
- 中性粒细胞(NEUT% 40-75%)
- 淋巴细胞(LYM% 20-50%)
- 单核细胞(MONO% 3-10%)
- 嗜酸性粒细胞(EO% 0.4-8%)
- 嗜碱性粒细胞(BASO% 0-1%)
- 形态学参数:包括细胞大小(MCV)、核分叶指数等
二、关键检测项目临床意义
- 急性化脓性感染时可达20×10⁹/L以上
- 粒细胞减少症:<1.5×10⁹/L(感染高风险)
- 核左移现象:杆状核>5%提示严重感染
- 病毒性感染:EB病毒时异型淋巴细胞>10%
- 淋巴细胞白血病:原始幼稚细胞>20%
- 放疗后减少:<0.8×10⁹/L需干预
- 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时可达10-20%
- 寄生虫感染:蛔虫病常伴明显增高
- 肿瘤标志:霍奇金淋巴瘤特异性表现
- 结核病活动期:比例持续>15%
- 慢性髓系白血病:可见病态单核细胞
- 急性心肌梗死:反应性增高具有预后价值
三、特殊检测技术应用
- 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
- CD系列标记检测白血病免疫表型
- 微小残留病灶监测灵敏度达10⁻⁴
- 细胞遗传学分析:
- Ph染色体检测CML诊断金标准
- FISH技术定位特定基因异常
- 分子生物学检测:
- BCR-ABL融合基因定量
- JAK2 V617F突变检测
四、检测质量保障要点
- 分析前控制:
- 采血管选择(EDTA抗凝管)
- 标本混匀:检测前8次180°旋转
- 检测时限:室温4小时内完成
- 分析中质控:
- 每日执行三级质控(L-J质控图)
- 镜检复核规则:WBC>30×10⁹/L或<2×10⁹/L
- 分析后验证:
- 危急值报告制度(WBC<1.5或>50×10⁹/L)
- 临床沟通机制(与血液科联合会诊)
转成精致网页
上一篇:丙型病毒性肝炎抗体检测下一篇:F-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7
16
19
17
23
18
16
14
17
16
19
21
22
19
22
24
21
19
16
22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