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层水蒸气渗透阻检测项目详解
一、基本概念
二、核心检测项目
-
- 定义: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材料透过的水蒸气质量(g/m²·24h或g/m²·h)。
- 检测方法:
- 杯式法(重量法):将试样密封于装有干燥剂或水的测试杯上,定期称重计算透过量。遵循标准:ASTM E96、GB/T 17146。
- 红外传感器法:通过红外线吸收原理实时监测水蒸气浓度变化(如ISO 15106-3)。
- 电解传感器法:利用电解电流与水蒸气浓度的线性关系测量(如ISO 15106-2)。
- 设备:恒温恒湿箱、精密天平、透湿杯、传感器分析仪。
-
- 定义:材料厚度归一化后的渗透性能,计算公式:μ = (sd)/d(d为材料厚度)。
- 测试要点:需精确测量材料厚度,结合WVTR结果计算。
-
- 目的:模拟实际环境中温度、湿度差异对渗透性的影响。
- 条件设定:如高温高湿侧(38℃, 90% RH)对低温低湿侧(23℃, 50% RH)。
- 标准:ISO 12572规定双舱法测试温湿度协同效应。
-
- 方法:使用千分尺多点测量厚度,计算平均值及偏差。
- 意义:厚度不均可能导致局部渗透阻差异,影响整体性能评估。
-
- 项目:模拟老化(紫外线、湿热循环)后复测WVTR,评估材料抗衰减能力。
- 标准:ASTM D5721(加速老化试验)。
三、测试标准与规范
- 国际标准:ASTM E96(杯式法)、ISO 12572(建筑材料)、ISO 15106系列(传感器法)。
- 中国国标:GB/T 17146(建筑防水材料)、GB/T 12704(纺织品透湿性测试)。
- 行业应用:JIS L1099(日本纺织标准)、EN 13779(欧洲通风系统要求)。
四、结果分析与应用
- 数据解读:
- 低渗透阻:透气性好,适用于需排湿环境(如户外服装)。
- 高渗透阻:防潮性强,适用于地下室防水层。
- 质量控制:对照行业标准(如建筑要求sd≥2m),判定材料是否达标。
- 设计优化:通过渗透阻数据调整材料配方或结构(如添加纳米涂层、多层复合)。
五、影响因素与注意事项
- 环境控制:严格保持温湿度稳定(±1℃, ±2% RH),避免测试偏差。
- 密封性保障:使用蜡封或胶黏剂确保透湿杯边缘无泄漏。
- 样品处理:避免折叠或污染,预处理(如23℃/50% RH下平衡48h)以消除历史温湿影响。
- 设备校准:定期校验传感器及天平,确保数据准确性。
六、案例参考
- 建筑薄膜:某PVC防水卷材检测sd值为5m,符合GB 18173.1-2012一级标准。
- 户外面料:GORE-TEX®面料WVTR达15000g/m²·24h,兼具高防水与透气性。
七、
上一篇:抹面胶浆的可操作时间检测下一篇:耐冻融(外观、拉伸粘结强度)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9
12
16
16
15
15
14
16
22
13
25
12
13
13
12
12
11
13
19
14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