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液用包被剂两性离子聚合物的检测项目分析
一、关键检测项目及方法
1. 物理化学性质检测
-
- 方法:烘干法(105℃恒重至质量恒定)。
- 标准:参考GB/T 1725《涂料固体含量测定法》。
- 意义:直接影响包被剂加量计算及成本控制。
-
- 方法:配制1%水溶液,室温下使用pH计测定。
- 标准:GB/T 9724《化学试剂pH值测定通则》。
- 要求:通常需控制在6.5~8.5,避免对钻井液体系酸碱平衡造成干扰。
-
- 方法:乌氏粘度计法,测定特定温度下聚合物稀溶液的相对粘度。
- 标准:GB/T 1632.1《塑料 使用毛细管粘度计测定聚合物稀溶液粘度》。
- 意义:反映聚合物分子量及分子链伸展性,影响包被性能。
2. 结构表征分析
-
- 目的:确认两性离子基团(如磺酸基、季铵基)的存在及含量。
- 方法:溴化钾压片法,扫描范围4000~400 cm⁻¹。
- 判定:特征峰归属(如1640 cm⁻¹处的酰胺键,1200 cm⁻¹处的磺酸基)。
-
- 检测项:氮(N)、硫(S)含量测定。
- 方法:凯氏定氮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
- 意义:定量分析阳离子(季铵基)和阴离子(磺酸基)基团比例。
3. 功能性能检测
-
- 方法:滚动回收实验(Hot Rolling Recovery Test)。
- 步骤:将岩屑与包被剂溶液混合,高温(如120℃)滚动16小时后筛分,计算回收率。
- 标准:SY/T 6335《钻井液用页岩抑制剂评价方法》。
- 判定:回收率≥80%为合格。
- 方法:滚动回收实验(Hot Rolling Recovery Test)。
-
- 方法:高温老化实验(如150℃/16h),测定老化前后粘度保留率。
- 指标:特性粘数保留率≥70%为合格。
-
- 方法:向包被剂溶液中加入NaCl(至饱和浓度),观察溶液稳定性及粘度变化。
- 判定:无沉淀析出,粘度下降率≤30%。
-
- 检测项:表观粘度(AV)、塑性粘度(PV)、动切力(YP)。
- 仪器:六速旋转粘度计(如FANN 35A)。
- 标准:API RP 13B-1《水基钻井液测试规范》。
4. 环保与安全性检测
-
- 方法:发光细菌法(如费氏弧菌发光抑制实验)。
- 标准:GB/T 15441《水质 急性毒性的测定 发光细菌法》。
- 限值:EC50≥10000 mg/L(低毒级)。
-
- 检测项:铅(Pb)、镉(Cd)、汞(Hg)等。
- 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 标准:GB/T 31822《钻井液材料中有害成分限量》。
二、检测质量控制要点
-
- 溶液配制需使用去离子水,避免杂质干扰。
- 高温老化实验需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误差(±2℃, ±0.5h)。
-
- 粘度计、pH计等需定期校准,确保数据准确性。
-
- 每项检测至少进行3次平行实验,取平均值。
三、结语
- API Spec 13A《钻井液材料规范》
- SY/T 5693《钻井液用两性离子聚合物包被剂》
- ISO 13500《石油天然气工业 钻井液材料规范》
转成精致网页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7
13
14
11
15
12
14
19
16
15
14
19
20
17
17
20
26
21
24
22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