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组织废气的主要来源
- 工业生产过程:化工、石油炼制、制药、涂装等行业的物料挥发、设备泄漏。
- 物料储存与运输:油罐、化学品储罐的呼吸阀排放,散装物料的装卸逸散。
- 农业活动:农药喷洒、畜禽养殖场的氨气和硫化氢挥发。
- 生活垃圾处理:垃圾填埋场、堆肥场的恶臭气体释放。
二、无组织废气检测的核心项目
1. 挥发性有机物(VOCs)
- 检测意义:VOCs是臭氧和PM2.5的前体物,部分具有致癌性。
- 主要检测物:
- 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等);
- 卤代烃(三氯乙烯、四氯化碳);
- 酮类(丙酮、丁酮);
- 醛类(甲醛、乙醛)。
- 检测方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质子转移反应质谱(PTR-MS)。
2. 颗粒物(PM10、PM2.5)
- 检测意义:影响空气质量,可携带重金属和有毒物质。
- 检测方法:β射线法、光散射法。
3. 恶臭污染物
- 检测意义:对居民生活造成直接感官影响。
- 主要检测物:
- 硫化氢(H₂S);
- 氨气(NH₃);
- 硫醇类(甲硫醇、乙硫醇);
- 胺类(三甲胺、甲胺)。
- 检测方法:感官测定法(人工嗅辨)、便携式恶臭分析仪。
4. 有毒有害气体
- 典型污染物:
- 一氧化碳(CO);
- 二氧化硫(SO₂);
- 氮氧化物(NOx);
- 氰化氢(HCN)。
- 检测方法:电化学传感器、红外光谱法。
5. 重金属
- 检测意义:长期累积可导致土壤和水体污染。
- 主要检测物:铅(Pb)、汞(Hg)、镉(Cd)、砷(As)。
- 检测方法:原子吸收光谱(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6. 温室气体
- 典型气体:甲烷(CH₄)、二氧化碳(CO₂)。
- 检测方法:非分散红外吸收法(NDIR)。
三、检测流程与方法
-
- 根据污染源分布、气象条件(风向、风速)设置监测点位,通常采用“网格法”或“扇形布点法”。
- 边界监控重点:厂界、居民区、敏感点。
-
- 被动采样:吸附管、扩散采样器(适用于长期监测)。
- 主动采样:气袋、罐采样(结合抽气泵,用于短期高精度分析)。
-
- 样品需低温避光保存,及时送检。
- 依据国家标准(如中国《GB 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4554-1993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定量分析。
-
- 便携式傅里叶红外分析仪(FTIR)、无人机搭载传感器,实现动态追踪。
四、检测注意事项
- 气象条件影响:无组织排放受风速、温度、湿度影响显著,需同步记录气象数据。
- 背景值扣除:监测前需测定环境本底值,避免交叉干扰。
- 安全防护:检测人员需配备防毒面具、气体报警仪,防范有毒气体暴露风险。
五、检测结果应用
- 污染源排查:通过浓度分布锁定泄漏点或管理漏洞。
- 环境评估:为企业环境影响评价(EIA)提供数据支撑。
- 治理方案制定:指导安装废气收集系统、优化生产工艺。
六、结语
转成精致网页
上一篇: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检测下一篇:联合循环电站汽轮机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3
20
24
19
22
20
18
23
24
29
26
24
22
19
15
20
24
22
23
25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