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除尘器性能测试检测项目及要点解析
一、核心检测项目
1. 除尘效率测试
- 方法:采用重量法(过滤称重)或在线颗粒物监测仪(如激光散射仪)对比除尘器进出口颗粒物浓度。
- 标准:依据《GB/T 13931-2017 电除尘器性能测试方法》,计算效率需满足设计值(通常≥99%)。
- 影响因素:电场强度、烟气温度、粉尘比电阻、气流分布均匀性等。
2. 气流分布均匀性检测
- 测试点布置:在除尘器进口截面按网格法布点(如5×5网格),使用风速仪或皮托管多点测量。
- 评价指标:相对均方根差(RMS)≤0.25为优秀,≤0.35为合格。不均匀气流会导致局部二次扬尘或短路。
3. 电场参数检测
- 电压/电流特性:测量各电场二次电压(kV)、二次电流(mA),对比设计值判断电场放电状态。
- 伏安特性曲线:绘制电压-电流关系曲线,分析电晕闭塞或反电晕现象。
- 火花率:统计单位时间内火花放电次数,正常范围通常<50次/分钟。
4. 排放浓度监测
- 粉尘浓度:采用等速采样法(如滤筒采样+称重)或实时在线监测(如β射线法)。
- 特殊污染物:针对PM2.5、重金属(如Hg、As)等,需结合化学分析或XRF检测。
5. 阻力损失测试
- 方法:通过差压变送器测量除尘器进出口静压差,正常范围通常为100~300 Pa。
- 关联因素:积灰程度、气流速度、结构设计等。
6. 漏风率检测
- 气体平衡法:通过进出气流量差计算漏风率,要求≤3%(高温工况可放宽至5%)。
- 氧量法:对比进出口烟气氧含量变化,推算漏风量。
7. 灰斗卸灰性能测试
- 卸灰周期:记录灰斗料位变化及清灰频率,避免堵塞或架桥。
- 灰流动性:测定灰的安息角、含水率,评估是否需增设流化装置。
8. 绝缘与接地系统检查
- 绝缘电阻:使用兆欧表测量阴极线、绝缘子等部件对地电阻,要求≥100 MΩ(常温下)。
- 接地电阻:确保接地电阻≤4Ω,防止高压放电故障。
9. 运行稳定性评估
- 长期监测:连续记录电压波动、二次电流变化趋势,识别设备老化或故障。
- 故障诊断:分析异常放电、振打失效等问题根源。
10. 烟气参数测量
- 温度/湿度:影响粉尘比电阻和电场稳定性,需控制在设计范围内。
- 成分分析:检测SO2、NOx等气体浓度,防止酸露腐蚀极板。
二、测试流程与规范
- 前期准备:查阅设计图纸,确认检测点位,校准仪器(如热球风速仪、微压计)。
- 现场检测:按标准流程同步采集电场参数、气流分布、排放浓度等数据。
-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如Weibull分布)评价除尘效率均匀性,结合CFD模拟优化气流。
- 问题诊断:针对效率偏低、能耗过高等问题,提出振打制度调整或极配优化建议。
三、注意事项
- 安全防护:高压电场测试时需断电验电,穿戴绝缘装备。
- 工况匹配:测试应在设备稳定运行(≥72小时)且负荷≥75%的条件下进行。
- 数据溯源:原始记录需包含时间、工况、仪器型号及校准证书编号。
四、总结
上一篇:全厂水平衡试验检测下一篇:燃气轮机余热锅炉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62
220
198
207
200
205
215
208
215
220
207
204
207
208
200
198
213
202
211
206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