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式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与检测意义
压力式温度计是一种基于封闭系统内介质受热膨胀原理制成的温度测量仪表,主要由温包、毛细管和弹簧管三部分组成。其通过温包感知温度变化,驱动弹簧管带动指针显示数值,广泛应用于工业设备、暖通系统等领域。由于长期处于复杂工况中,其密封性、示值精度等性能可能因机械磨损、介质泄漏或环境因素而劣化。定期开展检测项目可确保温度计量值传递的准确性,避免因测温偏差导致的工艺失控或安全隐患。
核心检测项目及方法
1. 示值误差检测
采用恒温槽与标准温度计对比法,在量程范围内选取至少5个均匀分布的校准点(含上下限)。待温度稳定后,记录被检温度计示值与标准器读数的差值。误差应满足JJG 310-2018《压力式温度计检定规程》中最大允许误差要求,通常为量程的±1.5%-±2.5%。
2. 重复性测试
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对同一温度点进行至少3次重复测量,计算测量结果的极差。重复性指标应不大于示值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3,确保仪器在连续工作中的稳定性。
3. 温度响应时间验证
将温度计温包从初始温度快速转移至设定温度环境,用秒表记录示值达到最终值90%所需时间。该参数直接影响设备在动态温度场中的测量时效性,常规工业型温度计响应时间应小于60秒。
4. 密封性试验
对温包-毛细管系统施加1.25倍最大工作压力的气体或液体压力,保压15分钟后检查有无泄漏。重点检测毛细管接头、波登管焊接处等易损部位,确保系统密闭性符合GB/T 13610标准要求。
5. 外观与结构检查
目测检验表盘刻度清晰度、指针平直度及转动灵活性,确认温包表面无凹陷腐蚀。使用扭矩扳手检查安装螺纹的机械强度,防护等级需满足IP54以上防尘防水要求。
6. 环境适应性测试
通过高低温试验箱模拟-20℃至+80℃极端环境,检测温度计在不同湿度(20%-95%RH)、振动(10-55Hz/1.5mm振幅)条件下的工作性能,验证其环境耐受能力。
检测结果处理与维护建议
经检测合格的压力式温度计应粘贴有效期的计量合格标识,超差仪器需进行零点调整、毛细管更换或介质补充等维修处理。建议每12个月进行周期检定,在强腐蚀、高振动等特殊工况下应缩短至6个月检测一次,确保测温系统长期可靠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