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English
全国服务热线400-635-0567
投诉建议010-82491398
中化所,材料实验室
当前位置:首页 > 材料检测 > 性能检测

推拉力及扭力测试

发布时间:2025-07-24 19:08:24- 点击数: - 关键词:推拉力及扭力测试

实验室拥有众多大型仪器及各类分析检测设备,研究所长期与各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关系,始终以科学研究为首任,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高自身综合检测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为全国科学材料研发领域服务平台。

立即咨询

网页字号:【   】 | 【打印】 【关闭】 微信扫一扫分享:

联系中化所

价格?周期?相关检测仪器?
想了解检测费用多少?
有哪些适合的检测项目?
检测服务流程是怎么样的呢?

推拉力及扭力测试:精准测量物体力学性能的关键

引言:理解力学测试的核心价值

在产品设计、制造与质量控制中,准确掌握零部件及材料承受外力作用时的行为至关重要。推拉力测试(拉伸与压缩测试)和扭力测试(扭矩测试)作为最基础的力学性能测试手段,为工程师提供了评估强度、刚度、耐久性等关键指标的直接依据。这些测试结果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第一部分:力学测试基础 - 核心概念

  • 力的本质: 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导致运动状态改变或形变的原因。推拉力作用于物体轴线方向(拉伸或压缩),扭力则使物体绕轴线产生旋转趋势。
  • 关键测量参数:
    • 力 (Force - F): 单位牛顿 (N) 或千牛 (kN),表示推拉力的大小。
    • 扭矩 (Torque - T): 单位牛顿米 (N·m),表示扭力的大小,等于力乘以力臂长度。
    • 位移 (Displacement - d): 单位毫米 (mm) 或米 (m),表示物体在力作用下位置的变化(线性位移)或角度的变化(角位移)。
    • 应力 (Stress - σ): 单位帕斯卡 (Pa) 或兆帕 (MPa),表示单位面积上承受的内力(σ = F / A)。
    • 应变 (Strain - ε): 无量纲量,表示物体相对形变量(ε = ΔL / L₀ 或 γ = θ * r / L,对于剪切应变)。
  • 胡克定律与材料行为: 在弹性范围内,应力与应变成正比(σ = E * ε),比例常数E为杨氏模量(拉伸/压缩)或剪切模量G(扭转)。超过弹性极限后,材料可能发生塑性变形或断裂。
 

第二部分:推拉力测试详解 - 拉伸、压缩与更多

  • 测试目的: 测定材料或部件在轴向(拉伸或压缩)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
  • 主要测试类型:
    • 拉伸测试 (Tensile Testing): 最广泛使用的测试之一。用于测定:
      • 抗拉强度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 UTS)
      • 屈服强度 (Yield Strength)
      • 断裂伸长率 (Elongation at Break)
      • 断面收缩率 (Reduction of Area)
      • 杨氏模量 (Young's Modulus)
    • 压缩测试 (Compression Testing): 评估材料抵抗挤压的能力。常用于脆性材料(如混凝土、陶瓷)或评估结构的抗压稳定性。测定抗压强度、压缩模量等。
    • 弯曲测试 (Flexural/Bend Testing): 虽然不是纯粹的轴向力,但常与推拉力测试设备结合,测定材料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
    • 剪切测试 (Shear Testing): 测定材料抵抗平行于作用面滑移的能力。
    • 剥离测试 (Peel Testing): 评估粘合剂、胶带或层压材料的粘接强度。
  • 测试设备与过程:
    • 万能材料试验机: 核心设备,配备拉伸夹具、压缩板、弯曲夹具等。
    • 过程: 试样安装 -> 设定测试参数(速度、目标力/位移)-> 开始加载 -> 实时采集力-位移数据 -> 达到设定条件(断裂、最大力、指定位移)停止 -> 数据分析。
  • 结果解读与应用:
    • 生成力-位移曲线,进而转化为应力-应变曲线。
    • 确定关键强度指标和模量。
    • 评估材料延展性或脆性。
    • 验证产品设计是否满足强度要求。
    • 对比不同材料或工艺的性能差异。
 

第三部分:扭力测试详解 - 旋转的力量

  • 测试目的: 测定材料或部件(尤其是轴类、紧固件、传动件)抵抗扭转载荷的能力以及在扭矩作用下的变形行为。
  • 主要测试类型:
    • 静态扭转测试: 施加恒定或缓慢增加的扭矩直至试样断裂或达到指定角度/扭矩值。测定:
      • 抗扭强度 (Torsional Strength)
      • 剪切模量 (Shear Modulus - G)
      • 最大扭矩 (Maximum Torque)
      • 断裂角 (Angle of Twist at Failure)
    • 动态扭转测试: 施加周期性或交变扭矩,评估材料的疲劳性能和耐久性。
    • 紧固件测试:
      • 扭矩-角度测试: 记录拧紧过程中扭矩随旋转角度的变化,分析螺纹摩擦、贴合扭矩、屈服点等。
      • 破坏扭矩测试: 持续增加扭矩直至紧固件断裂或螺纹失效。
      • 扭矩保持/松弛测试: 施加规定扭矩后保持,测量扭矩随时间衰减的程度。
  • 测试设备与过程:
    • 扭转试验机: 专用设备,两端夹持试样,一端固定,一端旋转施加扭矩。
    • 过程: 试样安装 -> 设定测试参数(速度、目标扭矩/角度)-> 开始旋转加载 -> 实时采集扭矩-角度数据 -> 达到设定条件(断裂、最大扭矩、指定角度)停止 -> 数据分析。
  • 结果解读与应用:
    • 生成扭矩-角度曲线。
    • 确定抗扭强度、剪切模量、最大扭矩等。
    • 评估紧固件的拧紧性能、预紧力一致性、防松能力。
    • 分析传动轴、联轴器等的抗扭刚度和承载能力。
    • 研究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扭转常伴随弯曲)下的行为。
 

第四部分:测试系统核心组件与选型要点

  • 核心组件:
    • 载荷框架: 提供刚性的支撑结构,承受测试过程中的反作用力。
    • 动力源: 伺服电机或液压系统,提供精确可控的加载能力。
    • 力/扭矩传感器: 高精度测量施加的载荷(推拉力或扭矩),是数据准确性的基石。
    • 位移/角度传感器: 精确测量试样或作动器的线性位移或旋转角度。
    • 夹具与工装: 将载荷有效、无滑移、无偏心(对扭力尤其重要)地传递到试样上。需根据试样形状和测试类型专门设计(如楔形夹具、螺纹夹具、卡盘)。
    • 控制系统: 设定测试参数,控制加载过程(力/位移/应变/角度控制)。
    • 数据采集系统: 实时高速采集传感器信号。
    • 软件: 控制测试流程、实时显示曲线、存储数据、分析结果、生成报告。
  • 选型关键因素:
    • 最大载荷/扭矩容量: 需覆盖预期测试的最大值并留有余量。
    • 精度等级: 传感器、测量系统的精度直接影响结果可信度。
    • 测试空间: 夹具行程、高度、宽度需适配试样尺寸。
    • 控制模式与功能: 是否支持所需控制模式(力、位移、应变、角度、多步序等)和测试类型(静态、动态、疲劳)。
    • 夹具兼容性: 系统接口是否能方便连接所需夹具。
    • 软件功能: 易用性、分析能力、报告模板、标准符合性(ISO, ASTM等)。
    • 安全防护: 紧急停止、过载保护、防护罩等。
 

第五部分:应用场景与行业需求

  • 制造业:
    • 原材料(金属、塑料、橡胶、复合材料)的进货检验与性能表征。
    • 零部件(轴、齿轮、弹簧、结构件)的强度与寿命验证。
    • 成品(电子产品外壳、运动器材、家具)的结构完整性测试。
  • 汽车与交通: 发动机/传动系统部件、车架、车身结构、紧固件、轮胎、线束连接器等的力学性能测试。
  • 航空航天: 对材料与部件的强度、刚度、疲劳性能要求极高,是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
  • 医疗器械: 植入物(骨钉、关节)、手术器械、一次性耗材(注射器、导管)的力学安全性测试。
  • 包装行业: 包装材料(薄膜、瓶盖、纸箱)的抗压、抗拉、剥离、顶压强度测试。
  • 新能源: 电池极片、隔膜、电芯外壳的强度测试,风电叶片、齿轮箱的扭力测试。
  • 科研机构: 新材料开发、力学行为基础研究。
  • 建筑与建材: 钢筋、混凝土、型材、紧固件、幕墙结构的力学性能测试。
 

第六部分:测试标准与规范的重要性

  • 作用:
    • 确保测试方法、试样制备、数据处理的一致性,使结果具有可比性。
    • 为产品设计、生产、验收提供技术依据。
    • 促进国际贸易和技术交流。
  • 主要标准制定组织:
    •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 如 ISO 6891 (金属拉伸), ISO 898 (紧固件), ISO 7800 (金属线材扭转) 等。
    • ASTM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 如 ASTM E8/E8M (金属拉伸), ASTM F606 (紧固件), ASTM A938 (线材扭转) 等。
    • GB (中国国家标准): 如 GB/T 228.1 (金属拉伸), GB/T 3098 (紧固件), GB/T 239 (线材扭转) 等。
    • 其他:DIN (德), JIS (日), EN (欧) 等。
  • 遵循标准的必要性: 在测试前务必明确并遵循适用的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这是保证测试结果有效性和权威性的前提。
 

第七部分: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 更高精度与智能化: 传感器技术、控制算法和数据分析能力的持续提升,使测试更精准、自动化程度更高。
  • 更广泛的材料适应性: 设备与夹具设计不断改进,以满足新型复合材料、超薄材料、生物材料等复杂试样的测试需求。
  • 集成化与多功能化: 单台设备集成多种测试模式(如拉伸/压缩/弯曲/剪切/疲劳)成为趋势,提高效率节省空间。
  • 非接触式测量: 光学测量(DIC数字图像相关法)等非接触技术用于全场应变测量,提供更丰富的变形信息。
  • 原位测试与微观力学: 结合显微镜(SEM, AFM)等设备,在微观尺度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揭示材料变形与失效的微观机制。
  • 数据互联与工业4.0: 测试设备与MES、ERP等系统集成,实现测试数据实时上传、分析、追溯,助力智能制造与质量控制决策。
  • 仿真与测试结合: CAE仿真结果与物理测试数据相互验证与标定,加速产品开发流程。
 

结语:构筑产品可靠性的基石

推拉力及扭力测试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础性工具,贯穿于产品从研发设计、原料选择、生产制造到最终质量控制的整个生命周期。精准可靠的力学性能数据,是评估产品能否满足功能需求、保障使用安全、延长服役寿命的根本依据。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这些测试手段将继续在提升产品质量、推动技术进步、保障人类安全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深刻理解其原理、方法、标准与应用,对于工程师和研究人员至关重要。

上一篇:无线充电测试下一篇:250N稳定力测试
实验室环境与谱图 合作客户

推荐资讯 / Recommended News

高周疲劳试验

高周疲劳试验

高周疲劳试验去哪里做方案齐全?中化所材料检测中心提供高周疲劳试验服务,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第三方材料实验室,CMA资质认证机构,为集体所有制科研机构,实验室仪器齐全,科研团队强大,秉承科研、奉献理念,从事性能检测、非标检测、未知物试验鉴定、工业问题诊断试验、成分检测、失效试验,腐蚀试验等,7-15个工作日出具试验报告,支持二维码系统查询真伪,全国多家实验室分支,支持全国上门取样/寄样检测服务。
检测标准不清楚?检测价格没概念?
前沿科学公众号 前沿科学 微信公众号
中析抖音 中析研究所 抖音
中析公众号 中析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中析快手 中析研究所 快手
中析微视频 中析研究所 微视频
中析小红书 中析研究所 小红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