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检测目的:确认核苷酸钠有效成分(如肌苷酸钠≥97%)是否符合标准,避免掺假。
-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或紫外分光光度法(UV),通过与标准品对比定量。
- 标准依据:GB 5009.XX《食品添加剂中核苷酸钠的测定》。
-
- 常见杂质:残留核苷酸、核苷等。
- 检测手段:HPLC-MS联用技术,精准识别微量杂质并定量。
-
- 关键指标:铅(≤3 mg/kg)、砷(≤1 mg/kg)、汞(≤0.1 mg/kg)。
- 方法:原子吸收光谱(AA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 安全依据:GB 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
- 项目:菌落总数(≤1000 CFU/g)、大肠菌群(不得检出)、致病菌(沙门氏菌等)。
- 检测流程:依据GB 4789系列标准进行培养与鉴定。
-
- pH值:溶液(1%浓度)pH应为6.0~7.5(如超出可能影响食品稳定性)。
- 溶解性:水中溶解度需符合规定(如25℃下≥20g/100mL)。
- 干燥失重:通过105℃烘干法测定水分含量(通常≤0.5%)。
-
- 方法:核磁共振(NMR)、红外光谱(IR)验证分子结构,确保无合成副产物。
- 色谱技术:HPLC用于主成分与杂质分析,GC检测挥发性杂质。
- 光谱技术:UV、AAS、ICP-MS用于金属离子及有机物定量。
- 微生物实验室:需配备无菌操作台、恒温培养箱及PCR仪(致病菌快速检测)。
- 样品前处理:微波消解(重金属)、固相萃取(杂质富集)等步骤影响结果准确性。
- 标准品与试剂:使用有证标准物质(CRM),定期验证试剂纯度。
- 仪器校准:每日进行基线校正与灵敏度检查。
- 数据验证:通过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应达90%~110%)确保方法可靠性。
- 实验室条件:温湿度控制(如23±2℃)、防交叉污染措施。
- 食品工业:调味品、方便面、肉制品等需符合GB 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 药品领域:核苷酸钠注射液需执行《中国药典》相关纯度与无菌要求。
- 进出口贸易:符合欧盟EC 1333/2008、美国FDA 21 CFR 172.535等法规,避免贸易壁垒。
上一篇:亚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钠检测下一篇: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BP)、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