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候性检测:外观与拉伸粘结强度的关键检测项目
一、耐候性检测的核心意义
二、关键检测项目与技术方法
1. 外观变化检测
检测内容与方法:
-
- 仪器:色差仪(测量ΔE值)、标准光源箱(目视比对)。
- 标准:ISO 7724、ASTM D2244。
- 评判标准:ΔE≤2.0为无明显色差;ΔE≥5.0为显著变色。
-
- 目视检查:根据ISO 4628标准对裂纹、起泡、粉化等级进行评分(0级无缺陷,5级严重缺陷)。
- 显微观察:使用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微观开裂或结构破坏。
-
- 仪器:光泽度计(60°入射角测量)。
- 标准:ASTM D523,老化后光泽保持率≥80%为合格。
典型测试条件:
- 紫外老化:UVB-313灯管(0.63 W/m²,60℃光照+50℃冷凝循环,ISO 4892)。
- 氙灯老化:模拟全光谱光照(ASTM G155)。
2. 拉伸粘结强度检测
检测流程与标准:
-
- 按标准尺寸(如25×50 mm)制备粘结试样,基材需符合GB/T 13477要求。
- 固化条件:温度23±2℃,湿度50±5%,固化时间≥21天。
-
- 湿热老化:70℃/95% RH环境中暴露168小时(GB/T 16776)。
- 冻融循环:-20℃(4h)→常温水中(4h),循环50次(ASTM C1262)。
-
- 设备:万能材料试验机(加载速度5 mm/min)。
- 标准:ASTM C907、GB/T 528。
- 评价指标:
- 初始强度 vs 老化后强度;
- 粘结破坏类型(内聚破坏或界面破坏)。
-
- 强度保持率≥70%(部分行业要求≥80%);
- 破坏面积≤10%(界面粘结失效需进一步分析)。
三、其他相关检测项目(补充)
- 耐水性:浸水后体积膨胀率(ASTM D471)。
- 耐盐雾性:中性盐雾试验(ISO 9227,500小时无腐蚀)。
- 热氧老化:高温下抗拉强度变化(GB/T 7141)。
四、检测结果应用
- 质量控制:筛选配方工艺,优化材料耐候性。
- 标准符合性:满足国标(GB)、欧标(EN)、美标(ASTM)等认证要求。
- 寿命预测:通过Arrhenius方程推算材料实际使用寿命。
五、总结
- ISO 4892-3:2016《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
- ASTM C907-17《密封胶拉伸粘结强度标准试验方法》
- GB/T 13477-2017《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