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水源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检测项目详解)
一、监测目的
二、适用范围
三、核心检测项目分类
1. 常规理化指标
- 物理指标:水温、色度、浊度、悬浮物(SS)、电导率(反映盐分)。
- 化学指标:
- pH值(范围:5.5~8.5,影响作物吸收及重金属形态);
- 溶解氧(DO):≥5 mg/L(渔业用水关键指标);
- 化学需氧量(COD₅₅₈)、生化需氧量(BOD₅₅₈):反映有机污染程度;
- 总氮(TN)、氨氮(NH₃-N)、硝酸盐氮(NO₃⁻-N):过量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 总磷(TP):农业面源污染标志性指标;
- 盐度(Cl⁻、全盐量):影响土壤盐渍化风险。
2. 重金属及类金属污染物
- 必测项目:镉(Cd)、铅(Pb)、汞(Hg)、砷(As)、铬(Cr⁶⁺)、铜(Cu)、锌(Zn)、镍(Ni)。
- 危害:通过生物富集进入食物链,威胁农产品安全。
3. 有机污染物
- 农药类: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等残留;
- 石油类:烃类物质(影响水产养殖溶解氧);
- 挥发酚类、苯系物(工业污染标志);
- 多环芳烃(PAHs)、多氯联苯(PCBs):持久性有毒污染物。
4. 微生物指标
- 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反映水体受生活污水或畜禽粪便污染程度;
- 水产养殖用水需增测弧菌等病原微生物。
5. 特殊污染物(视污染源选择)
- 氰化物、硫化物(工业废水特征污染物);
- 氟化物(高氟地区重点监测);
- 微塑料(新兴污染物监测)。
四、采样与检测方法
-
- 灌溉水源:取水口上游500米内,避开回流区;
- 规模化养殖场:进水口、养殖区、排水口三级布点;
- 地下水:按水文地质单元分层采样。
-
- 常规监测:每年丰水期、枯水期各1次;
- 污染风险区:每季度1次;
- 突发污染事件:应急加密监测。
-
- 标准方法:优先采用《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或国际等效方法(如EPA、ISO);
- 仪器技术:原子吸收光谱(重金属)、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有机污染物)、荧光法(微生物快速检测)。
五、评价标准与限值
用途分类 | 核心指标限值举例(单位:mg/L) | 标准依据 |
---|---|---|
农田灌溉(水作) | 镉≤0.005;汞≤0.001;COD≤150 | GB 5084-2021 |
渔业淡水 | 溶解氧≥5;总大肠菌群≤5000个/L | GB 11607-89 |
畜禽饮用水 | 硝酸盐氮≤10;砷≤0.05 | NY 5027-2008 |
六、注意事项
- 高风险区域(如工矿企业周边)需增加特征污染物检测频次;
- 微咸水灌溉时需同步监测钠吸附比(SAR);
- 使用快速检测试剂盒时需与实验室方法比对验证。
七、数据应用
- 水质分级:Ⅰ类(直接使用)、Ⅱ类(处理后使用)、Ⅲ类(禁止使用);
- 污染追踪:通过污染物指纹识别溯源(如重金属同位素分析)。
上一篇:绿色食品辣椒制品检测下一篇:溶血性链球菌检验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7
17
21
18
18
19
21
24
24
26
21
21
25
28
23
22
25
19
18
20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