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在用电机车检测的重要性
煤矿在用电机车作为井下运输系统的核心设备,承担着物料、人员运输及煤炭转运的重要任务。由于煤矿井下环境复杂,存在瓦斯、粉尘、潮湿、振动等多重风险因素,电机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矿井生产效率及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定期开展电机车检测工作,能够及时发现设备隐患、预防故障发生,确保其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及相关技术规范要求,为矿井高效、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主要检测项目及内容
1. 制动系统检测
制动系统是电机车安全运行的关键,检测内容包括:制动闸瓦厚度及磨损均匀性、制动杠杆传动灵活性、制动距离测试(空载/满载工况)、紧急制动响应时间等。需确保制动力矩符合标准,避免因制动失效导致溜车或碰撞事故。
2. 电气系统检测
涵盖控制器、电阻器、电缆绝缘性能、集电弓接触压力等项目的检查。重点测试电机车过载保护装置、漏电保护功能的可靠性,以及主电路与辅助电路的绝缘电阻值(通常要求不低于0.5MΩ)。同时需验证照明、信号装置的完整性和亮度是否符合井下作业需求。
3. 机械结构检测
包括车架焊接部位裂纹检查、轮对踏面磨损量测量(磨损深度不超过7mm)、轮缘厚度检测(不小于23mm)、弹簧悬挂装置状态评估。对于连接销轴、齿轮箱润滑情况、传动链条松紧度等也需进行全面排查,确保机械部件无松动、变形或异常磨损。
4. 运行性能测试
通过空载和负载试验,检测电机车启动加速度、最高时速、爬坡能力等参数,并与出厂技术指标对比。同时监测运行过程中电动机温升、噪音及振动情况,发现异常需立即停机检修。
5. 安全防护装置检测
检查车载瓦斯报警仪、防爆外壳完整性、灭火器材配置及有效期限。验证自动停车装置、速度限制器的功能有效性,确保在超速或异常情况下能及时触发安全保护机制。
6. 日常维护记录核查
调取维修保养档案,确认润滑周期执行情况、易损件更换记录、历史故障处理报告等。通过数据分析评估设备整体健康状态,为预防性维护提供依据。
检测周期与标准依据
根据《煤矿用防爆柴油机无轨胶轮车安全使用规范》(AQ 1114-2021)要求,电机车应每季度进行常规检测,每年开展全面性能检测。检测过程需严格参照MT/T 154.2-2019《煤矿机电设备检验规范 第2部分:运输设备》等标准,并留存完整的检测报告备查。
结语
煤矿在用电机车检测是保障矿井运输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系统性、标准化的检测流程,可显著降低设备故障率,延长使用寿命。建议企业建立完善的检测管理制度,结合智能化监测技术(如振动传感器、温度实时监控),实现从“定期检测”向“预测性维护”的升级,全面提升煤矿运输系统的本质安全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