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型材检测技术解析
一、基础物理性能检测
-
- 检测内容:表面光泽度、颜色均匀性、气泡、裂纹、杂质、划痕等。
- 标准方法:目视检查结合GB/T 8814-2017《门、窗用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型材》要求。
-
- 检测项目:型材截面尺寸(壁厚、宽度、高度)、直线度偏差。
- 仪器设备:游标卡尺、千分尺、三坐标测量仪。
-
- 检测方法:依据GB/T 1033.1-2008,采用浸渍法或密度梯度柱法测定材料的密度(通常要求≤1.5 g/cm³)。
-
- 标准方法:邵氏硬度(Shore D)测试,依据GB/T 2411-2008,要求硬度≥85 HA。
二、机械性能检测
-
- 测试标准:GB/T 1040.2-2006,试样在拉伸试验机下测定拉伸强度(≥37 MPa)和断裂伸长率(≥100%)。
-
- 检测设备:万能材料试验机,要求弯曲强度≥70 MPa,弯曲弹性模量≥2200 MPa(依据GB/T 9341-2008)。
-
- 测试条件:常温(23℃)及低温(-10℃)下冲击测试,依据GB/T 1043.1-2008,要求冲击强度≥20 kJ/m²(无缺口试样)。
-
- 关键指标:型材焊接部位的抗拉强度,需≥35 MPa(参照JG/T 394-2012)。
三、热性能检测
-
- 测试方法:GB/T 1633-2000,要求维卡软化温度≥75℃(B50法)。
-
- 检测内容:150℃下加热30分钟后,观察型材是否出现气泡、裂纹或变形。
-
- 测试标准:GB/T 8806-2008,测定加热后尺寸变化率(一般要求≤2%)。
四、耐候性与老化测试
-
- 方法:采用氙灯老化箱(GB/T 16422.2-2014)或紫外老化箱(GB/T 23987-2009),模拟长期光照、湿热环境,测试颜色变化(ΔE≤5)和力学性能保留率(≥80%)。
-
- 周期:户外暴露12个月以上,评估实际环境下的耐候性。
五、化学性能检测
-
- 检测项目:铅(Pb)、镉(Cd)、汞(Hg)、六价铬(Cr⁶⁺)等,符合RoHS指令要求(如Pb≤0.1%)。
-
- 标准方法: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GB/T 7139-2002)。
六、功能性检测
-
- 测试方法:模拟风荷载试验,验证门窗型材的变形量及承载能力(参照GB/T 7106-2008)。
-
- 检测内容:空气渗透性、雨水渗漏性(GB/T 7107-2008)。
-
- 标准要求:依据GB/T 8485-2008,测试隔声量(Rw≥30 dB)。
七、环保与安全性检测
-
- 测试标准:GB/T 2408-2021,要求达到难燃B1级(氧指数≥38%)。
-
- 检测方法:GC-MS分析,符合GB 18584-2001限量要求。
八、检测依据标准
- 国内标准:GB/T 8814、JG/T 140-2018(门窗未增塑聚氯乙烯型材)
- 国际标准:ISO 1163-1(塑料-未增塑聚氯乙烯)、EN 12608(欧洲门窗型材标准)
九、检测注意事项
- 环境控制:温湿度需符合标准要求(如23±2℃、50±10% RH)。
- 样品制备:取样位置避开型材端部,避免机械损伤。
- 设备校准:定期校准试验机、测厚仪等仪器。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9
28
16
18
26
21
22
27
24
27
25
19
16
18
17
17
17
18
13
26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