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携带型气体测定仪检测项目详解
一、核心检测项目及技术原理
-
- 危害性:浓度达5%-15%时遇明火即爆炸,是煤矿瓦斯突出事故的主因。
- 检测技术:催化燃烧传感器通过甲烷氧化反应产生的热量变化测量浓度;红外传感器利用气体对特定波长红外光的吸收特性,精度可达±0.1%VOL。
- 行业标准:中国《AQ 6203-2019》规定报警阈值为1.0%VOL,响应时间≤30秒。
-
- 毒性机制: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组织缺氧,50ppm暴露2小时即引发头痛,800ppm可致死。
- 检测方法:电化学传感器通过氧化反应产生微电流,量程0-1000ppm,分辨率1ppm。
- 安全阈值:中国标准设定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为12ppm(GBZ 2.1-2019)。
-
- 浓度风险:低于18%导致缺氧窒息,高于23%增加燃爆风险。
- 传感器类型:电化学或顺磁式传感器,检测范围0-30%VOL,误差±0.5%VOL。
- 报警设置:双阈值报警,低报19.5%,高报23.5%。
-
- 双重危害:浓度超5%引发呼吸急促,10%以上可致昏迷;同时影响氧气含量。
- 检测技术:非色散红外(NDIR)传感器,量程0-5%VOL,精度±50ppm。
- 作业标准:美国OSHA规定8小时暴露限值5000ppm(0.5%VOL)。
二、扩展检测项目
-
- 剧毒气体,10ppm即需报警,采用定电压电解型传感器,检测限0-100ppm。
- 冶金矿山尾矿库常见,国标GB 8959-2007规定MAC(最高容许浓度)为10mg/m³。
-
- 柴油设备尾气主要成分,催化氧化法检测,量程0-250ppm,交叉干扰补偿技术确保准确性。
-
- 蓄电池充电区域监测重点,催化燃烧传感器检测,爆炸下限4%VOL,响应时间<15秒。
三、检测仪器技术要求
- 多参数集成:现代仪器需同时检测4-6种气体,如GD4多气体检测仪集成CH₄、CO、O₂、H₂S模块。
- 防爆认证:需符合Ex ib I Mb级防爆标准,适应甲烷混合物环境(GB 3836-2010)。
- 环境适应性:工作温度-20℃~50℃,湿度范围10-95%RH(无冷凝),IP67防护等级。
- 数据记录:内置存储50000组数据,支持蓝牙传输至矿山安全监控系统。
四、操作规范与质量控制
-
- 零点校准使用高纯氮气,跨度校准用标准气体(如甲烷1.5%VOL标准气)。
- 电化学传感器每3月校准一次,红外传感器校准周期可达6个月。
-
- 检测点布置:距顶板≤300mm处检测CH₄(密度<空气),距底板300mm检测CO₂(密度>空气)。
- 移动检测法:以0.2m/s速度匀速移动,避免气流死角。
-
- 催化元件寿命2-3年,电化学传感器1-2年需更换。
- 每日开机自检,检查气泵流量(200-400mL/min)。
五、技术发展趋势
- 激光光谱技术:TDLAS(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实现CH₄检测精度达ppb级,抗H₂S中毒能力提升。
- 智能预警系统:AI算法分析气体浓度变化趋势,预测瓦斯积聚风险,提前30分钟预警。
- 物联网集成:5G模块实时上传数据至矿山安全云平台,实现多终端同步监控。
转成精致网页
上一篇:矿用计算机检测下一篇:矿用本质安全型接线盒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1
13
17
16
17
15
15
13
15
13
11
10
10
13
10
9
11
11
10
13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