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品安全检测项目
-
- 重点指标:铅(Pb)、汞(Hg)、砷(As)、镉(Cd)及甲基汞。
- 检测意义:鱼类易通过水体富集重金属,检测确保符合《GB 2762-20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 限量示例:铅≤1.0 mg/kg,无机砷≤0.1 mg/kg。
-
- 常规检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及酵母计数。
- 致病菌专项: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等致病微生物。
- 标准依据:GB 10136-2015《动物性水产制品》规定即食类产品微生物需达标。
-
- 常见检测项:苯甲酸、山梨酸、亚硝酸盐等防腐剂残留。
- 合规要求:根据GB 2760-2014,鱼子酱允许添加少量山梨酸(≤1.0 g/kg)。
-
- 检测范围:氯霉素、硝基呋喃类、孔雀石绿等违禁药物。
- 必要性:防范养殖环节中非法用药导致的残留风险。
二、质量与真实性检测
-
- 成分分析:水分(≤60%)、盐分(3-5%)、蛋白质(≥25%)、脂肪含量。
- 检测方法:采用国标法(如GB 5009.3水分测定)量化产品营养特性。
-
- DNA条形码技术:通过物种特异性基因标记(如COI基因)确认原料真实性,防止以低值鱼种冒充鲟、鳇鱼子。
- 质谱法检测:分析蛋白质指纹图谱,识别非法添加的植物蛋白或胶体。
-
- 外观:颗粒饱满度、色泽均匀性(鲟鱼子呈黑灰色,大马哈鱼子为橙红)。
- 气味与口感:检测氧化酸败产生的异味,确保新鲜度。
三、国际合规性检测要求
-
- 需符合欧盟(EC) No 1881/2006污染物法规,对镉(≤3.0 mg/kg)和黄曲霉毒素有更严苛要求。
- 需通过HACCP体系认证,确保生产环节安全性。
-
- 强制标注过敏原信息(如含鱼类成分),并对李斯特菌实行“零容忍”政策。
-
- 如申请MSC(海洋管理委员会)认证,需验证原料来源合法性及捕捞/养殖可持续性。
四、检测方法与技术
-
-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用于重金属检测。
- 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防腐剂及兽药残留。
-
-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可现场筛查氯霉素等违禁药物。
- PCR实时荧光法用于快速物种鉴定。
五、检测流程与机构选择
-
- 采样→样品预处理→实验室检测→报告出具(需包含检测方法及判定标准)。
- 建议选择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实验室。
-
- 常规检测周期5-7个工作日,全项检测费用约3000-5000元。
六、总结
- GB 10136-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动物性水产制品》
- 欧盟(EC) No 853/2004《动物源性食品卫生条例》
- 《中国鲟鱼产业发展报告》(农业农村部,2023)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