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不溶物含量检测技术指南
一、检测定义与目的
- 评估样品纯度(如化学品、食品添加剂、药品原料);
- 监控生产工艺质量(如工业盐、肥料、饲料);
- 环境监测(如水质悬浮物测定);
- 符合行业标准(如GB/T 9724-2007等)。
二、核心检测项目
1. 样品制备
- 取样方法:按规范进行四分法或随机取样,确保代表性。
- 溶解条件:
- 溶解温度:通常为25℃或按标准规定(如沸腾水浴);
- 溶解时间:需完全溶解可溶成分(一般30min~2h);
- 溶剂体积:按样品性质调整(如1:10或1:20质量体积比)。
2. 过滤操作
- 滤材选择:
- 定量滤纸(孔径0.45μm或1.2μm);
- 玻璃砂芯坩埚(G4规格,适用高温样品);
- 微孔滤膜(需预先恒重)。
- 过滤方式:真空抽滤或自然重力过滤,避免颗粒损失。
3. 恒重处理
- 干燥条件:
- 烘干温度:105±2℃(常规)或按标准调整;
- 干燥时间:至恒重(两次称量差值≤0.2mg)。
- 冷却方式: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4. 质量测定
- 仪器要求:
- 分析天平(精度0.1mg);
- 干燥器、马弗炉(必要时灰化处理)。
- 计算式: 水不溶物含量(%)=�2−�1�样品×100水不溶物含量(%)=m样品m2−m1×100 式中: �1m1 = 滤材质量(g), �2m2 = 滤材+残渣质量(g), �样品m样品 = 样品初始质量(g)。
三、关键质量控制点
1. 误差控制
- 滤材预处理:滤纸需用纯水润洗至无碎屑;玻璃坩埚需酸洗并恒重。
- 溶解完全性:搅拌辅助溶解,必要时超声处理。
- 残留物转移:用纯水多次冲洗烧杯,确保全部转移至滤材。
2. 平行实验
- 每组样品至少测定3个平行样,相对偏差≤5%。
3. 空白试验
- 用等量纯水代替样品同步操作,扣除滤材本底值。
四、行业应用差异
行业 | 检测要点 | 标准参考 |
---|---|---|
食品工业 | 禁用滤膜含增塑剂,防止污染 | GB 5009.4-2016 |
化工产品 | 需考虑酸碱腐蚀性(选择耐腐蚀滤材) | HG/T 3696-2020 |
环境水质 | 测定悬浮物(SS),需快速过滤避免挥发损失 | HJ 636-2012 |
药品检验 | 严格控制湿度,避免吸潮影响称量 | USP <731> |
五、常见问题与解决
-
- 原因:真空压力过高或滤纸质量差。
- 对策:改用玻璃砂芯坩埚,降低抽滤速度。
-
- 原因:可溶物未完全溶解或过滤时溶液温度过低析晶。
- 对策:延长溶解时间,控制溶液温度高于析晶点。
-
- 原因:冷却时间不足或干燥器失效。
- 对策:延长冷却至30min,更换干燥器硅胶。
六、结果分析与应用
- 合格判定:对照产品标准限值(如工业盐水不溶物≤0.1%)。
- 趋势分析:连续监测可反映生产设备磨损或原料杂质波动。
- 环境影响:高水不溶物废水需预处理后方可排放。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8
13
16
21
22
17
21
22
23
17
14
22
19
21
23
19
24
26
21
25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