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功能检测
-
- 收发功能测试:验证CAN控制器在正常模式下的报文发送/接收能力,覆盖标准帧(11位ID)和扩展帧(29位ID)。
- 仲裁机制验证:测试多节点同时发送时的优先级仲裁逻辑,确保ID优先级高的报文优先占用总线。
- 自动重传功能:在报文传输失败时(如冲突或噪声干扰),检测是否按协议自动重试。
-
- 帧格式支持:检查对数据帧、远程帧、错误帧和过载帧的识别与处理。
- 位时序配置:验证波特率、采样点、同步跳转宽度(SJW)等参数的可配置性及精度(误差范围≤±1%)。
- 错误计数器管理:模拟总线关闭场景,测试节点进入/退出Bus-Off状态的阈值条件(如TEC≥255触发Bus-Off,REC<128恢复)。
-
- 错误注入测试:人为制造CRC错误、格式错误、应答错误等,观察错误帧生成与节点状态切换。
- Bus-Off恢复机制:验证节点在Bus-Off后能否按照协议定时尝试恢复通信(如128次11位隐性位检测)。
二、电气特性检测
-
- 差分电平测量:使用示波器检测CAN_H与CAN_L的显性电平(典型值CAN_H=3.5V,CAN_L=1.5V)和隐性电平(均≈2.5V)。
- 上升/下降时间:验证信号边沿斜率是否符合ISO 11898标准(如20-500 ns)。
- 信号振铃抑制:检查终端电阻(通常120Ω)是否有效抑制反射,观察信号过冲是否<10%。
-
- ESD防护:施加±8kV接触放电(IEC 61000-4-2),测试后需保证功能正常。
- 射频干扰测试:在80MHz-1GHz频段注入干扰信号,观察通信误码率是否可控(如<1E-6)。
三、通信性能测试
-
- 极限带宽验证:以最高波特率(如1Mbps)持续发送满负载数据(如5000帧/秒),监测丢帧率与延迟。
- 多节点协同测试:构建包含32+节点的仿真网络,验证控制器在复杂拓扑下的稳定性。
-
- 报文传输延迟:测量从应用层触发发送到接收方成功解码的时间(通常要求<1ms)。
- 中断响应时间:测试错误中断、接收中断的响应延迟是否符合实时性需求。
四、环境适应性测试
-
- 在-40°C至+85°C范围内进行100次温度冲击,验证控制器参数漂移(如波特率偏差<±2%)。
-
- 施加5-500Hz随机振动(符合SAE J1211标准),检测焊点可靠性及通信稳定性。
五、安全性与加密检测(车载场景重点)
- 安全机制验证
- 防火墙策略测试:过滤非法ID或跨域报文。
- 加密通信验证:如支持CAN FD+SecOC(Secure Onboard Communication),测试MAC校验效率与抗重放攻击能力。
六、工具与标准参考
- 测试工具:Vector CANoe/CANalyzer、Kvaser CANKing、PCAN-View。
- 核心标准:ISO 11898-1/-2(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ISO 16845(一致性测试)。
总结
上一篇:抗生素(青霉素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检测下一篇:苦味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48
208
181
199
191
196
202
196
198
209
197
194
191
192
190
185
200
193
201
195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