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价铬检测项目详解
一、主要检测项目及应用场景
-
- 应用场景:工业废水(电镀、制革)、饮用水源地、地表水及地下水监测。
- 检测标准:
- 中国:GB/T 7467-2010(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 美国:EPA 7196A(离子色谱法)
- 方法特点:分光光度法成本低,适用于常规检测;离子色谱法灵敏度高,可同时检测多种离子。
-
- 应用场景:污染场地修复评估、农业土壤重金属筛查。
- 标准方法:
- HJ 1082-2019(碱消解-ICP-MS法)
- EPA 3060A(碱提取-分光光度法)
- 难点:需消除有机质干扰,前处理需严格把控pH值。
-
- 应用场景:电镀车间、焚烧厂废气、大气颗粒物分析。
- 方法:
- HJ 534-2014(滤膜采集-分光光度法)
- ISO 16740(原子吸收光谱法)
- 特点:采样时需区分颗粒态与气态六价铬,避免交叉污染。
-
- 检测对象:水产品、食用明胶、中药材等。
- 标准:GB 5009.123-2014(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 关键点:限量严格(如饮用水≤0.05 mg/L),需高灵敏度仪器。
-
- 重点产品:电镀液、皮革制品、电子产品(RoHS合规性)。
- 方法:
- IEC 62321-7-2013(索氏提取-比色法)
- 欧盟ELV指令(XRF筛查结合化学分析)
-
- 对象:血液、尿液(职业暴露人群健康监测)。
- 技术:HPLC-ICP-MS联用,检测限低至ppb级。
二、检测技术对比
方法 | 原理 | 检出限 | 适用场景 |
---|---|---|---|
分光光度法 | 显色反应吸光度测定 | 0.004 mg/L | 水质、土壤常规检测 |
离子色谱法 (IC) | 离子分离与电导检测 | 0.001 mg/L | 高精度水质分析 |
原子吸收光谱 (AAS) | 原子化后吸光测量 | 0.1 μg/L | 复杂基质(食品、生物) |
ICP-MS | 等离子体质谱分析 | 0.01 μg/L | 超痕量多元素检测 |
三、检测流程与质控
- 采样:避免交叉污染(如使用铬酸洗液处理的容器需彻底冲洗)。
- 前处理:
- 水样:过滤后调节pH至碱性,防止Cr(VI)还原。
- 土壤:碱消解提取,离心分离。
- 分析:标准曲线需每日校准,加标回收率控制在80%-120%。
- 报告:需注明方法检出限(MDL)及不确定度评估。
四、法规与限值
- 中国:
- 《GB 5749-2022 生活饮用水标准》:Cr(VI) ≤0.05 mg/L
-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Ⅰ类水≤0.01 mg/L
- 欧盟:
- RoHS指令:电子材料中Cr(VI)<0.1%
- REACH法规:限制皮革制品中Cr(VI)迁移量
五、注意事项
- 安全防护:实验人员需穿戴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
- 数据合规:认证实验室应通过CMA/ 资质评审。
- 趋势分析:结合Cr(III)浓度评估环境氧化还原状态。
上一篇:铬、总铬检测下一篇:氯化苦(以原粮计)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7
17
21
18
18
19
21
24
24
26
21
21
25
28
23
22
25
19
18
20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