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铁含量检测的核心项目
1. 医疗与生物检测
-
- 检测目的:测定血液中游离铁离子浓度,评估铁的短期供应状态。
- 方法:分光光度法(如亚铁嗪法)、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 临床意义:结合其他指标(如TIBC)诊断缺铁性贫血或铁过载。正常参考范围:男性60-170 μg/dL,女性50-150 μg/dL。
-
- 检测目的:反映体内铁储备量,是缺铁性贫血的首选筛查指标。
- 方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 临床意义:低于15 ng/mL提示铁缺乏,高于300 ng/mL可能为铁过载或炎症。
-
- 检测目的:评估血液中转铁蛋白结合铁的总能力。
- 方法:间接法(通过未饱和铁结合力计算)。
- 临床意义:缺铁性贫血时TIBC升高,慢性病贫血时降低。
-
- 计算公式:TSAT = (血清铁 / TIBC) × 100%。
- 临床意义:正常值20%-50%,低于20%提示缺铁,高于50%可能为铁过载。
-
- 检测目的:直接观察骨髓中铁的储存量(巨噬细胞含铁血黄素)。
- 方法:普鲁士蓝染色法。
- 适用场景:疑难贫血的鉴别诊断。
2. 工业与材料检测
-
- 方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 标准:参照ASTM E353(不锈钢)或GB/T 223系列(中国标准)。
-
- 检测元素:铁、碳、锰、铬等合金元素。
- 方法:火花直读光谱法(OES)、湿化学分析法。
-
- 检测目的:评估管道、锅炉等设备的腐蚀程度。
- 方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合能谱分析(EDS)。
3. 环境与食品检测
-
- 检测意义:水体中铁超标(>0.3 mg/L)可能引发异味、管道腐蚀或藻类滋生。
- 方法: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国标GB/T 5750.6-2023)。
-
- 检测目的:评估土壤肥力或重金属污染(如铁矿区周边土壤)。
- 方法: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
- 检测意义:营养强化剂添加量控制(如婴幼儿配方奶粉)或污染物监测(如罐头食品溶出铁)。
- 方法:硫氰酸盐比色法(GB 5009.90-2016)、ICP-OES法。
二、检测方法的选择与比较
方法 | 灵敏度 | 适用场景 | 局限性 |
---|---|---|---|
分光光度法 | 中等 | 血清铁、水质检测(低浓度) | 易受干扰物质影响 |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 高 | 生物样本、环境样品 | 单元素分析,效率较低 |
ICP-MS | 超高 | 多元素同时检测(如工业材料) | 仪器成本高 |
电化学法 | 中等 | 便携式现场检测(如地下水监测) | 需定期校准 |
三、检测注意事项
- 样本处理:
- 医疗样本需避免溶血(红细胞破裂释放铁干扰结果)。
- 环境样品需冷藏保存,防止微生物活动改变铁形态。
- 方法选择:高浓度样本(如工业材料)宜选XRF,痕量分析(如血清铁蛋白)优先CLIA或ICP-MS。
- 干扰因素:
- 维生素C、胆红素可能干扰分光光度法结果。
- 工业样品需消解完全以避免基体效应。
四、结语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40
43
49
46
48
37
32
31
31
28
31
28
27
21
24
22
23
24
28
22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