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吸收性检测:核心检测项目与技术解析
一、核心检测项目及定义
1. 吸收速度(Absorption Rate)
- 定义:材料在单位时间内吸收液体的量或达到饱和吸收所需的时间。
- 测试方法:
- 垂直吸收法:将材料垂直浸入液体(如生理盐水或模拟体液),记录液体上升高度随时间的变化。
- 滴液法:定量滴加液体至材料表面,测定完全吸收所需时间。
- 应用场景:卫生巾、纸尿裤需要快速吸收液体以避免侧漏;医用敷料需迅速吸收伤口渗出液。
2. 吸收容量(Absorption Capacity)
- 定义:材料单位质量或单位面积的最大吸液量。
- 测试方法:
- 称重法:将材料浸入液体至饱和后称重,计算吸液前后质量差。
- 离心法:饱和吸收后离心去除未结合液体,测定净吸收量。
- 重要性:决定产品的使用寿命(如尿布需高容量以减少更换频率)。
3. 液体滞留能力(Liquid Retention)
- 定义:材料在吸收液体后,在外力(如压力、重力)下保持液体的能力。
- 测试方法:
- 压力载荷法:施加标准压力(如0.7 psi)后测定液体渗出量。
- 重力渗透法:将饱和材料悬挂,测量自由滴落的液体量。
- 应用:防止卫生用品回渗,保证医疗敷料在受压时仍有效锁液。
4. 扩散面积(Spread Area)
- 定义:液体在材料表面的横向扩散范围。
- 测试方法:
- 图像分析法:通过高速摄像或染色标记记录液体扩散形态。
- 意义:扩散面积过大可能降低局部吸液效率,过小则易导致液体堆积。
5. 多次吸收能力(Rewet Performance)
- 定义:材料在首次吸液后,后续重复吸收的能力。
- 测试方法:分次定量添加液体,记录每次吸收量及时间。
- 应用:评价产品在长时间使用中的可靠性(如失禁护理垫)。
二、检测条件与影响因素
- 液体类型:需根据实际场景选择(水、生理盐水、血液模拟液等)。
- 温度与湿度:高温高湿环境可能加速吸收,需在标准条件(如25℃、50% RH)下测试。
- 试样预处理:材料是否经过消毒、干燥处理可能影响孔隙结构。
三、检测设备与标准规范
- 常用设备:
- 液体渗透性测试仪:用于垂直吸收速度与扩散面积的测定。
- 离心机:用于分离游离液体,计算净吸收容量。
- 压力测试机:模拟人体压力下的液体滞留性能。
- 国际标准:
- ISO 9073-6:非织造布吸液性测试。
- EDANA ERT 10.3-02:卫生用品吸收速度与容量测试。
- GB/T 24218.6:中国国家标准中纺织品吸液性检测方法。
四、检测结果的应用与优化
- 产品开发:通过吸收速度和容量数据优化材料结构(如纤维密度、亲水涂层)。
- 质量控制:设定各项目的阈值范围(如尿布吸收容量≥800 mL/m²)。
- 性能对比:横向比较不同品牌或批次产品的吸液性能差异。
五、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49
43
53
44
43
41
43
41
46
40
51
41
44
50
46
48
37
32
32
32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