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风险评估:判断物质在储存、运输和使用中的火灾和爆炸风险。
- 质量控制:监控油品纯度,识别掺假或变质现象(如润滑油混入轻质燃料)。
- 法规合规:满足国际标准(如联合国GHS分类)及行业规范要求。
1. 闪点温度测定
- 目的:精确测定样品在特定条件下的最低闪火温度。
- 检测要点:
- 仪器选择:使用符合标准的闭口闪点测试仪(如Pensky-Martens或Tag闭口杯)。
- 升温速率控制:通常为5~6°C/min,过快会导致结果偏高。
- 点火频率:每升高1°C点火一次,避免频繁点火影响蒸气浓度。
2. 重复性测试
- 意义:验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判断操作误差或仪器稳定性。
- 方法:同一操作者对同一样品进行至少两次平行测定,结果偏差应符合标准要求(如ASTM D93规定重复性限值≤2°C)。
3. 样品均匀性检查
- 适用场景:针对含悬浮物、乳化液或混合溶剂的样品。
- 操作规范:检测前需机械搅拌或加热至流动状态,确保成分均匀,避免分层导致闪点异常。
4. 挥发性物质干扰排除
- 问题分析:若样品含低沸点杂质(如水分、汽油),可能导致闪点假性偏低。
- 解决方案:
- 预脱水处理(如加入干燥剂或静置分层)。
- 对高挥发性样品采用快速检测模式或调整升温程序。
5. 仪器校准与空白试验
- 校准要求:使用标准物质(如正十六烷或甲苯)定期校验仪器精度。
- 空白试验:确认测试杯清洁无残留,避免交叉污染。
- 样品制备:
- 取代表性样品,避免暴露挥发,装入测试杯至刻度线。
- 含气泡或悬浮物时需静置消泡或过滤。
- 仪器参数设置:
- 根据样品类型选择标准方法(如柴油适用ASTM D93,润滑油适用ISO 2719)。
- 升温与点火监测:
- 实时记录温度变化,首次闪火后需验证二次点火确认闪点。
- 结果判定:
- 两次平行试验差值在允许范围内时取平均值,否则需重新测试。
问题 | 可能原因 | 解决方法 |
---|---|---|
闪点结果重复性差 | 样品不均匀或仪器故障 | 重新搅拌样品,校准点火装置 |
闪点异常偏高 | 升温速率过慢或点火延迟 | 检查加热系统,调整点火间隔 |
闪点低于预期值 | 样品污染或挥发损失 | 重新取样并密封保存 |
- 石油产品分类:柴油闭口闪点≥60°C(国标要求),低于此值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 危险化学品标识:闪点≤60°C的液体被归类为易燃液体(如乙醇闭口闪点约13°C)。
- 工艺优化参考:润滑油闪点降低可能提示基础油氧化或被燃料稀释。
- ASTM D93: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Flash Point by Pensky-Martens Closed Cup Tester
- ISO 2719: Determination of flash point — Pensky-Martens closed cup method
- GB/T 261-2021 闪点的测定 闭口杯法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4
22
24
24
24
22
26
29
29
33
33
36
28
34
45
36
41
42
43
56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