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锰酸钾试验检测:项目、原理及应用详解
一、高锰酸钾试验的核心检测项目
-
- 目的:评估水样中有机物及还原性无机物的污染程度。
- 原理:在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氧化水样中的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通过消耗的高锰酸钾量计算COD值。
- 步骤:
- 取水样,加入硫酸酸化。
- 加入定量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加热煮沸。
- 加入草酸钠标准溶液反滴定剩余的高锰酸钾。
- 计算COD(mg/L)。
-
- 目的:测定油脂、聚合物等有机物中双键的含量。
- 原理:高锰酸钾与双键发生加成反应,通过消耗的高锰酸钾量计算不饱和度。
- 方法:电位滴定法或比色法,适用于工业油脂质量评估。
-
- 应用:食品中防腐剂(如干果、酒类)的监测。
- 原理:高锰酸钾氧化SO₂生成硫酸,通过碘量法反滴定计算残留量。
-
- 场景:工业废水、矿物分析。
- 反应式: 5Fe²⁺ + MnO₄⁻ + 8H⁺ → 5Fe³⁺ + Mn²⁺ + 4H₂O
- 终点判断:溶液紫色褪去,转为淡红色(Mn²⁺)。
-
- 步骤:利用高锰酸钾氧化钙镁离子沉淀,通过络合滴定法计算总硬度。
二、试验条件的关键影响因素
- 酸度控制:酸性条件下(H₂SO₄),氧化能力最强;中性或碱性条件下反应速率降低。
- 温度:多数反应需加热至60~80℃以加速反应,但需避免沸腾导致高锰酸钾分解。
- 干扰物质:Cl⁻、NO₂⁻等还原性离子需预先掩蔽或排除。
三、实际应用案例
-
- 通过COD测试评估水源受有机物污染程度,指导水厂净化工艺调整。
-
- 检测干制果蔬中SO₂是否超标(国标限值:≤0.1g/kg)。
-
- 测定电镀废水中的Fe²⁺浓度,确保重金属达标排放。
-
- 检测维生素C(还原性物质)含量,如药片溶解后与高锰酸钾反应至终点。
四、注意事项与安全规范
-
- 穿戴手套、护目镜,避免接触皮肤(强腐蚀性)。
- 实验在通风橱中进行,防止吸入反应产生的Cl₂、SO₂等气体。
-
- 高锰酸钾溶液需避光保存,使用前标定浓度。
- 草酸钠标准液需现配现用,避免氧化失效。
-
- 滴定速度需缓慢,接近终点时逐滴加入,避免过量。
- 空白试验必要,消除试剂杂质干扰。
五、总结
上一篇:钙(Ca)检测下一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7
21
18
32
16
16
17
15
16
20
19
25
14
14
15
19
22
19
23
23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