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化学剂及钻井液检测:核心检测项目详解
一、油田化学剂的检测项目
-
- 密度与固含量:衡量化学剂的浓度及有效成分含量;
- pH值:影响化学反应的活性及配伍性;
- 溶解性与分散性:确保药剂在水中或油中的均匀性;
- 粘度与流变性:评估流动性及剪切稀释特性。
-
- 主成分定量检测:如聚合物(PAC、CMC)、表面活性剂(磺酸盐、季铵盐)、缓蚀剂(咪唑啉、磷酸盐)的含量测定;
- 杂质与有害物质检测:重金属(Pb、Hg、Cd)、硫化物、氯离子等限值分析;
- 功能性官能团表征:红外光谱(FT-IR)或核磁共振(NMR)检测关键基团。
-
- 抑制性能:通过页岩滚动回收实验评估防塌能力;
- 润滑性:采用极压润滑仪测定摩擦系数;
- 抗温抗盐性:高温老化实验(如180℃/16h)及盐析测试;
- 环保性能:生物毒性(如EC50值)、生物降解性(OECD 301标准)。
二、钻井液的检测项目
-
- 流变参数:塑性粘度(PV)、动切力(YP)、静切力(Gel Strength),反映携岩能力;
- 滤失性能:API滤失量(30min)及高温高压滤失量(HTHP,如150℃/500psi);
- 密度与固相控制:通过蒸馏法测定固相体积及类型(活性/惰性);
- 酸碱平衡:pH值及碱度(Pm、Pf值)测定。
-
- 液相组成:含水率、油水比(油基钻井液)、盐度(如Cl⁻浓度);
- 添加剂含量:如降滤失剂(淀粉、磺化酚醛树脂)、增粘剂(黄原胶)的定量检测;
- 污染物检测:CO3²⁻/HCO3⁻、H2S、钙镁离子等对稳定性的影响。
-
- 井壁稳定性:通过线性膨胀实验评价抑制黏土水化能力;
- 储层保护性能:岩心伤害实验(渗透率恢复值≥80%);
- 润滑性优化:极压膜强度测试(如润滑系数降低率);
- 抗污染能力:掺入钻屑或盐水泥浆后性能稳定性测试。
-
- 毒性检测:海洋钻井液需符合OSPAR标准(如生物急性毒性LC50≥10,000 mg/L);
- 闪点与燃点(油基体系):确保运输及储存安全;
- 重金属与放射性:符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限值。
三、特殊检测项目
- 高温高压(HTHP)综合模拟:在模拟地层条件下(如200℃/1500psi)测试流变性、滤失量;
- 纳米材料表征:粒径分布(DLS)、Zeta电位分析(用于纳米封堵剂);
- 微观结构分析:扫描电镜(SEM)观察滤饼致密性;
- 配伍性测试:多组分复配时是否产生沉淀或分层。
四、检测标准与规范
- 国际标准:API RP 13B-1(水基钻井液)、API RP 13B-2(油基钻井液)、ISO 10414(钻井液测试流程);
- 国内标准:SY/T 5490(钻井液用处理剂)、SY/T 6335(固井水泥浆性能测试);
- 环保法规:GB 18420(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排放限值)。
五、检测的意义与发展趋势
- 保障作业安全:通过调控流变性预防井喷或漏失;
- 优化成本:精准的固相控制可减少化学剂浪费;
- 绿色化转型:推动低毒、可降解化学剂的研发;
- 智能化检测:在线传感器实时监测钻井液性能(如密度、电阻率)。
转成精致网页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2
17
14
15
17
15
24
20
23
16
20
20
20
19
22
23
21
20
24
24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