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组织废气检测:核心检测项目详解
一、核心检测项目分类
-
- 检测内容: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
- 意义:反映废气中粉尘、烟尘污染程度,影响空气能见度和呼吸道健康。
- 检测方法:重量法(GB/T 16157-1996)、激光散射法等。
-
- 二氧化硫(SO₂):燃料燃烧、冶炼过程产生,导致酸雨。
- 氮氧化物(NOx):高温燃烧产物,包括NO、NO₂,形成臭氧和PM2.5前体物。
- 氟化氢(HF)、氯化氢(HCl):化工、金属酸洗工艺排放,具有强腐蚀性。
- 检测方法:非分散红外法(NDIR)、化学发光法(HJ 42-1999)、离子色谱法等。
-
- 检测内容: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非甲烷总烃(NMHC)、醛酮类(甲醛、丙酮)等。
- 行业重点:石化、印刷、涂装行业需监测特定组分(如苯并[a]芘)。
- 检测方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HJ 734-2014)、PID/FID在线监测。
-
- 典型元素:铅(Pb)、汞(Hg)、镉(Cd)、砷(As)、镍(Ni)等。
- 来源:电池制造、冶金、焚烧等行业废气。
- 检测方法:原子吸收光谱(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
- 指标:硫化氢(H₂S)、氨(NH₃)、甲硫醇等,需结合嗅阈值评估。
- 检测方式:传感器法(电化学/半导体)、三点比较式嗅袋法(GB/T 14675-1993)。
-
- 二噁英类:垃圾焚烧、化工行业重点监控,采用高分辨气相色谱-质谱法。
- 沥青烟:焦化、道路施工行业,检测苯可溶物及多环芳烃(PAHs)。
二、排放参数测定
-
- 温度、压力、流速、含氧量、湿度——用于折算污染物浓度至标准状态(如基准氧含量)。
- 意义:确保数据可比性,评估废气治理设施效率。
-
- 高度、直径、排口形状——影响污染物扩散范围,需符合环评批复要求。
三、检测标准依据
- 国家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14)等。
- 地方标准:如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针对VOCs、NOx的特别限值。
- 行业标准:如《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7823-2019)等。
四、检测流程关键点
-
- 避开弯头和变径段,优先选择垂直管段,满足“上3下6”原则(距下游扰动段≥6倍管径)。
-
- 检测期间生产负荷需≥75%,确保数据代表正常排放水平。
-
- 空白样、平行样、加标回收率分析,避免交叉污染。
五、行业检测差异化
- 化工行业:重点检测苯系物、氯乙烯、光气等剧毒物质。
- 金属电镀:关注铬酸雾、氰化氢(HCN)。
- 垃圾焚烧:二噁英、重金属(Hg、Cd)及酸性气体(SO₂、HCl)。
六、检测报告应用
- 用于排污许可证申领、环保验收、清洁生产审核及环境税核算。
- 数据异常需追溯污染源头,优化治理工艺(如升级除尘滤料、调整脱硝剂投加量)。
上一篇:钻井液材料(低黏聚阴离子纤维素)检测下一篇:内防喷工具旋塞阀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76
234
208
217
216
221
230
223
234
233
221
220
223
219
214
210
227
212
224
218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