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外加剂检测项目全解析
外加剂作为现代混凝土工程不可或缺的功能性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与耐久性。根据《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2013)及《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要求,必须通过科学检测验证各类外加剂的适配性和技术指标。以下是13种常见外加剂的专项检测项目及控制要点:
1. 减水剂检测
减水率(≥10%)、泌水率比(≤70%)、含气量(≤3%)、凝结时间差(初凝-90~+120min)、抗压强度比(3d≥130%)、收缩率比(≤135%)、固体含量、氯离子含量(≤0.6%)、pH值(4-10)。需特别关注与水泥的适应性试验。
2. 泵送剂检测
坍落度增加值(≥80mm)、常压泌水率比(≤70%)、压力泌水率比(≤90%)、含气量(≤4.5%)、坍落度保留值(30min≥150mm,60min≥120mm)、抗压强度比(7d≥115%,28d≥110%)。应模拟实际泵送工况进行压力泌水测试。
3. 早强剂检测
凝结时间差(初凝-90~+90min)、1d抗压强度比(≥135%)、3d抗压强度比(≥130%)、28d抗压强度比(≥100%)、氯离子含量(≤0.6%)。需注意早强剂对后期强度发展的影响。
4. 速凝剂检测
净浆初凝时间(≤5min)、终凝时间(≤10min)、1d抗压强度(≥7MPa)、28d抗压强度比(≥75%)、回弹率(≤15%)。喷射混凝土需进行实地回弹量测试。
5. 缓凝剂检测
凝结时间差(初凝+60~+210min)、抗压强度比(3d≥100%,7d≥100%)、泌水率比(≤100%)。需结合施工环境温度进行凝结时间梯度试验。
6. 引气剂检测
含气量(3.5%-5.5%)、泌水率比(≤70%)、抗压强度比(≥95%)、气泡间距系数(≤250μm)、抗冻耐久性指数(≥80%)。需采用显微镜法测定气泡参数。
7. 阻锈剂检测
盐水浸渍试验(7d锈蚀率≤5%)、电化学检测(腐蚀电流密度≤0.2μA/cm²)、氯离子含量(降低率≥30%)、混凝土渗透深度(≤20mm)。需进行长期盐雾加速腐蚀试验。
8. 防水剂检测
渗透压力比(≥300%)、吸水量比(≤65%)、抗渗等级(≥P12)、28d收缩率比(≤135%)。需开展90d长期抗渗性能测试。
9. 防冻剂检测
规定温度下强度发展(-5℃时7d≥35%设计强度)、R-7+28d强度比(≥95%)、50次冻融循环耐久性(质量损失≤5%,强度损失≤25%)。需模拟实际负温养护条件。
10. 增粘剂检测
稠度保留值(2h≥90%)、抗离析性(浮浆率≤5%)、压力泌水率(≤60%)、触变指数(≥1.5)。需采用旋转粘度计测定流变参数。
11. 降粘剂检测
初始粘度(≤800mPa·s)、粘度降低率(≥30%)、流动度(≥260mm)、扩展度保留值(1h≥220mm)。需进行不同剪切速率下的粘度测试。
12. 矿物外加剂检测
活性指数(7d≥75%,28d≥95%)、烧失量(≤3%)、比表面积(≥400m²/kg)、需水量比(≤105%)、安定性(沸煮法合格)。需进行XRD矿物组成分析。
13. 养护剂检测
保水率(7d≥90%)、抗压强度比(≥95%)、成膜时间(≤4h)、耐候性(紫外线照射28d强度保留率≥90%)。需模拟不同风速条件下的养护效果。
外加剂检测需严格遵循《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试验方法》(JC/T 1083-2008),建议建立基于工程具体原材料的三方验证机制。检测数据应结合现场试拌效果进行综合评定,确保外加剂在改善混凝土性能的同时不影响长期耐久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