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验依据
二、检测项目核心内容
- 质量损失率
- 抗压强度损失率
三、检测项目详细步骤
1. 试件制备
- 尺寸要求:70.7mm×70.7mm×70.7mm立方体试件,每组3-5块。
- 养护条件:标准养护(温度20±2℃,相对湿度≥90%)至28天龄期。
- 预处理:试验前试件需在水中浸泡4天(模拟吸水饱和状态)。
2. 冻融循环试验
- 冻融介质:空气或水(根据标准要求选择)。
- 循环参数:
- 冻结温度:-15~-20℃,保持4小时。
- 融解温度:20±5℃,保持4小时。
- 单次循环时间:8~12小时。
- 循环次数:通常为15、25、50次(依据设计要求或标准规定)。
3. 质量损失率检测
- 试验步骤:
- 冻融前试件质量(�0m0)精确称量至0.1g。
- 每完成25次冻融循环后,清洗试件表面碎屑,称量质量(��mn)。
- 计算公式: Δ��=�0−���0×100%Δmn=m0m0−mn×100% (Δ��Δmn为n次循环后质量损失率)
4. 抗压强度损失率检测
- 试验步骤:
- 对照组试件:同批次未冻融试件测试抗压强度(��fc)。
- 冻融组试件:完成设定循环后,测试抗压强度(���fcn)。
- 计算公式: Δ��=��−�����×100%Δfn=fcfc−fcn×100% (Δ��Δfn为n次循环后强度损失率)
5. 外观损伤评估
- 观察试件表面是否出现剥落、开裂、分层等破坏现象,记录损伤程度。
四、结果判定标准
- 合格标准:
- 质量损失率 ≤5%;
- 抗压强度损失率 ≤25%。
- 分级评价:根据抗冻标号(如F25、F50)评定砂浆的抗冻等级。
五、试验注意事项
- 试件均匀性:确保试件密度、含水率一致。
- 温度控制:冻结和融解阶段需严格控温,避免温度梯度影响结果。
- 数据记录:每次循环后详细记录质量、强度及表面状态。
- 设备校准:冻融箱温度传感器精度需达到±0.5℃。
六、影响因素分析
- 材料组成:水泥类型、掺合料(粉煤灰、硅灰)及引气剂可显著提升抗冻性。
- 孔隙结构:孔隙率过高或连通孔隙多会加速冻融破坏。
- 水灰比:水灰比越大,抗冻性越差。
七、试验报告内容
- 砂浆配合比、养护条件;
- 冻融循环次数及过程参数;
- 质量损失率、强度损失率计算结果;
- 试件破坏形态描述;
- 与抗冻等级判定。
上一篇: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检测下一篇:pH值测定(电极法或酸度计法)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34
203
172
192
186
187
197
191
189
200
192
188
185
183
183
178
192
185
194
190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