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锂渣粉检测项目解析
锂渣粉作为锂盐工业副产品,近年来在水泥和混凝土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其富含活性SiO2、Al2O3等成分,可改善混凝土工作性能、提升耐久性并降低水化热。但为确保工程质量,需依据GB/T 18046-2017《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锂渣粉》等标准开展系统检测,主要内容涵盖以下关键指标:
一、化学成分检测
1. 二氧化硅(SiO2)含量:需≥30%,决定火山灰活性强弱
2. 氧化铝(Al2O3)含量:影响水泥早期强度发展
3. 氧化锂(Li2O)残留量:应≤1.5%,避免引起混凝土体积不安定
4. 硫化物(以S计)含量:需≤4.0%,防止钢筋锈蚀风险
二、物理性能检测
1. 细度测试:45μm方孔筛筛余≤30%,比表面积≥400m²/kg
2. 需水量比:对比基准水泥的需水量比值≤105%
3. 烧失量检测:通过950℃灼烧测定有机物含量,要求≤5.0%
三、活性指数检测
1. 7天活性指数:掺30%锂渣粉的水泥试件抗压强度比≥70%
2. 28天活性指数:抗压强度比≥85%,反映长期强度贡献能力
3. 快速活性试验:通过蒸压膨胀法评估潜在体积安定性风险
四、有害物质检测
1. 氯离子含量:应≤0.06%(钢筋混凝土)或≤0.10%(素混凝土)
2. 碱含量测试:总碱量(Na2O+0.658K2O)≤5.0%
3. 放射性检测:内照射指数IRa≤1.0,外照射指数Iγ≤1.0
检测时需特别注意取样代表性,每200吨产品应作为一个检验批次。实验室需配备X射线荧光光谱仪、激光粒度分析仪、恒应力压力试验机等专业设备,并严格按照GB/T 176-2017《水泥化学分析方法》执行操作。通过全面检测,可有效控制锂渣粉在混凝土应用中的质量风险,充分发挥其改善混凝土性能、降低碳排放的环保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