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机检测的重要性与流程概述
抽油机作为石油开采的核心设备,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油田生产效率和安全性。在长期高负荷、复杂工况下,抽油机易出现机械磨损、动力系统故障、平衡失调等问题,若不及时检测维护可能导致停机事故甚至安全隐患。因此,定期开展抽油机检测是保障油田稳定生产、延长设备寿命的重要手段。检测工作需覆盖机械结构、动力传输、安全防护等关键环节,结合国家标准(如SY/T 5044-2020)和智能化监测技术,形成系统性评估与优化方案。
核心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
1. 机械系统检测:重点检查曲柄平衡块位移量、连杆销轴磨损量、支架垂直度偏差等指标。通过激光对中仪测量游梁与支架的同轴度,使用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减速箱齿轮裂纹,确保误差控制在±0.5mm/m范围内。
2. 动力系统检测:包括电机绝缘电阻测试(≥500MΩ)、减速箱油温监测(≤85℃)、皮带张紧力检测(符合设备标定值±10%)。需采用热成像仪分析电机绕组温度分布,预防局部过热故障。
3. 安全防护装置检测:验证过载保护装置的触发阈值(额定载荷的110%-125%)、刹车系统响应时间(≤3秒)、防爆电气设备完整性。特别在含硫油气田,需增加防腐层厚度检测和H2S浓度监测。
智能化检测技术的应用
新型检测方案融合物联网传感器和AI算法,通过在悬绳器安装张力传感器(精度±1%FS)、在曲柄轴加装振动监测模块(采样频率≥5kHz),实现实时数据采集。结合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设备三维模型,可预测剩余使用寿命(RUL)误差率<15%。
检测周期与结果处理规范
常规检测应每季度开展1次,高含水油井需缩短至每月检测。检测报告须包含异常振动频谱分析、能耗对比曲线(kW·h/吨油)、关键部件剩余寿命评估等内容。对于平衡度偏差>10%的机组,应优齐全行配重调整;减速箱铁谱分析发现异常磨损颗粒时,需立即更换润滑油并跟踪监测。
通过系统化检测与预防性维护,可降低抽油机故障率40%以上,提升系统效率5-8个百分点。建议油田企业建立数字化检测平台,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智慧油田建设奠定技术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