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制山核桃(仁)检测项目与质量控制要点
熟制山核桃(仁)作为广受欢迎的坚果类食品,其品质安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健康。根据《GB 1930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坚果与籽类食品》及相关规定,熟制山核桃(仁)需重点检测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及污染物项目,同时需关注食品添加剂使用合规性。以下从核心检测维度展开说明:
一、感官与理化指标检测
感官检测主要包括外观、色泽、气味和滋味:通过专业评定验证是否存在霉变、虫蛀、酸败等异常情况。理化指标检测涵盖:
1. 水分含量:熟制后水分应≤7%,影响产品酥脆度与保质期;
2. 过氧化值与酸价:反映油脂氧化程度,需符合≤0.50g/100g和≤3mg/g的限值;
3. 净含量与负偏差:验证实际净重是否符合包装标识要求。
二、微生物与污染物安全检测
微生物项目依据《GB 29921-2021》执行,重点检测:
- 菌落总数(≤10000CFU/g)
- 大肠菌群(≤10CFU/g)
- 霉菌(≤25CFU/g)
- 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不得检出)
污染物控制依据《GB 2762-2022》,需检测铅(≤0.2mg/kg)、黄曲霉毒素B1(≤5.0μg/kg)等风险物质。
三、添加剂与掺假鉴别检测
针对糖渍、盐焗等加工工艺,需检测糖精钠、甜蜜素等甜味剂是否超限,同时验证抗氧化剂(如TBHQ)是否符合《GB 2760-2014》规定。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鉴别是否非法添加矿物油、石蜡等有害物质。
四、过敏原与标签合规性验证
对可能存在的花生、芝麻等交叉污染进行过敏原检测,同时核查产品标签是否完整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营养成分表及致敏原提示信息。
生产企业应定期委托具备CMA/ 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全项检测,特别关注原料采购、烘烤杀菌、包装密封等关键控制点,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法》及配套法规要求,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