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检测项目及方法解析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orcine Contagious Pleuropneumonia,PCP)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引起的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快速、准确的实验室检测对疫情控制至关重要。目前针对该病的检测主要包括病原学检测、血清学检测和病理学诊断三大类,需结合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进行综合判断。
一、病原学检测
1. 细菌分离培养:
通过无菌采集急性期病猪的肺脏、气管分泌物或鼻腔拭子,接种于含NAD的巧克力琼脂平板,在5% CO₂环境下培养24-48小时。典型菌落呈圆形凸起、湿润透亮,通过生化试验和PCR验证确认APP血清型。
2. PCR检测:
采用特异性引物扩增APP的apxIV毒素基因或16S rRNA基因,可在4小时内完成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灵敏度可达10² CFU/ml,适用于早期感染检测和带菌猪筛查。
二、血清学检测
1. 补体结合试验(CFT):
传统检测方法,可检测感染后14天产生的抗体。但存在与其它革兰氏阴性菌的交叉反应,需结合临床判断。
2. ELISA检测:
商品化试剂盒可检测APP特异性IgG抗体,间接ELISA法敏感度达92%,适用于群体筛查。建议在感染后21天采集双份血清,抗体效价升高4倍以上可确诊。
三、病理学检测
剖检可见特征性纤维素性胸膜炎和出血性坏死性肺炎,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肺泡内充满纤维素、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免疫组化法可定位组织中的APP抗原。
四、鉴别诊断要点
需与猪肺疫(巴氏杆菌病)、支原体肺炎、猪流感等呼吸道疾病进行鉴别。APP感染常呈现急性出血性肺炎特征,而猪肺疫可见咽喉部肿胀,支原体肺炎病程较缓慢。
建议养殖场建立定期监测制度,对疑似病例采用"PCR初筛+细菌培养确诊"的组合方案。采样时注意:急性期采集肺病变组织,慢性病例采集鼻腔拭子,血清样本需-20℃保存运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