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内酰胺酶检测:核心检测项目与技术解析
引言
检测技术原理
- 酶活性检测:直接检测酶对底物的水解作用,如显色法(头孢硝噻吩纸片法)或pH变化(酸度指示剂法)。
- 分子检测:通过PCR或基因测序识别耐药基因(如blaTEM、blaSHV、blaCTX-M)。
- 表型验证:联合抑制剂(如克拉维酸)观察抗菌活性恢复,确认酶的类型(如ESBLs)。
核心检测项目
1. 菌种鉴定与产酶菌株筛查
- 意义:明确产酶菌种(如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
- 方法:
- MALDI-TOF MS:快速质谱技术,精确鉴定菌种。
- 选择性培养基:含特定抗生素的培养基筛选产酶菌株。
2. 抗生素敏感性测试(AST)
- 意义:评估菌株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敏感性。
- 方法:
- 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依据CLSI/EUCAST标准判读抑菌圈。
- 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识别耐药表型。
3. β-内酰胺酶类型鉴定
- 分类检测:
- ESBLs检测:双纸片协同试验(头孢他啶±克拉维酸抑菌圈增大≥5mm)。
- AmpC酶:三维试验或头孢西丁耐药表型分析。
- 碳青霉烯酶:改良Carba NP试验(显色法)或EDTA抑制试验(金属酶)。
- 分子分型:多重PCR检测bla基因型(如CTX-M-15、NDM-1)。
4. 产酶活性定量分析
- 方法:
- 分光光度法:监测头孢噻肟水解后的吸光度变化(λ=486nm)。
- 荧光底物法:使用荧光标记底物(如Nitrocefin),实时监测荧光强度。
5. 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确认试验
- 表型法:克拉维酸增强试验(MIC降低≥3个稀释度)。
- 分子法:实时荧光PCR检测CTX-M群基因。
6. 耐药基因检测
- 技术:
- 基因芯片:高通量筛查常见耐药基因(如KPC、VIM)。
- 全基因组测序(WGS):全面解析耐药基因谱及传播元件(如质粒、整合子)。
7. 环境与食品链监测
- 样本类型:污水、动物源性食品、医疗废水。
- 方法:
- 宏基因组测序:追踪环境中耐药基因的分布与传播。
- 选择性富集培养:分离环境中的产酶菌株。
检测流程示例
- 样本采集:血液、痰液、尿液或环境样本。
- 前处理:增菌培养或直接提取DNA/RNA。
- 初筛:头孢硝噻吩纸片法(10分钟内变红为阳性)。
- 确认试验:ESBL表型确认或PCR检测耐药基因。
- 报告:整合表型与基因型结果,指导临床用药。
注意事项与挑战
- 质量控制:使用标准菌株(如ATCC 35218为ESBL阳性对照)。
- 假阳性/阴性:抑制剂可能干扰表型结果;静息基因需结合表达分析。
- 新兴技术:CRISPR-Cas系统用于快速基因检测,微流控芯片实现床边诊断。
未来展望
- 快速诊断:开发免培养的分子检测(如RT-qPCR)。
- 多组学整合:结合转录组与蛋白组学解析酶表达调控机制。
- 监测网络:通过AI分析耐药基因的传播趋势。
转成精致网页
上一篇:二甲硝咪唑代谢物检测下一篇:L-脯氨酸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