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接地装置检测技术指南
一、检测项目与技术要求
1. 接地电阻值测试
- 检测目的:验证接地系统的导电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一般要求≤4Ω,特殊设备要求更低)。
- 测试方法:
- 三极法:通过电流极、电压极和接地极测量电阻(需排除土壤电阻率的干扰)。
- 钳形接地电阻测试仪:适用于无法断开接地引下线的场景。
- 注意事项:
- 应在干燥季节测量,避免雨后或土壤湿润时测试导致数值偏低。
- 需考虑季节系数校正(如冬季土壤冻结电阻值可能升高)。
2. 接地导体连接状态检查
- 检测内容:
- 接地线与设备、接地网的连接是否牢固,有无锈蚀、松动或断裂。
- 焊接点、压接点的机械强度和导电性。
- 检测工具:
- 目视检查结合敲击测试。
- 使用扭矩扳手验证螺栓连接紧固度。
- 红外测温仪检测连接处是否存在异常温升(间接反映接触不良)。
3. 接地体防腐性能检测
- 检测内容:
- 镀锌层完整性:检查接地体(如角钢、扁钢)表面是否有锈蚀、脱落。
- 防腐涂料或包覆层的老化、开裂情况。
- 阴极保护系统的有效性(如有)。
- 处理措施:
- 发现腐蚀深度超过原厚度30%时需更换接地体。
- 对局部锈蚀可进行除锈后补涂防腐材料。
4. 接地网完整性检测
- 检测方法:
- 开挖抽检:针对隐蔽接地体,抽查水平接地带和垂直接地极的腐蚀程度。
- 接地网导通性测试:采用专用仪器测量接地网各节点间的导通电阻(一般≤0.2Ω)。
- 电磁法或超声波法:无损检测接地网断点或缺失。
5. 土壤电阻率测定
- 检测意义:土壤电阻率直接影响接地电阻值,需根据土壤特性设计或优化接地系统。
- 测试方法:
- 四极法(温纳法):通过四根等间距电极测量土壤电阻率。
- 深度分层测试:分析不同深度的土壤特性。
- 改善措施:必要时采用降阻剂、换土或深井接地。
6. 雷电保护接地专项检测
- 特殊要求:
- 独立接地装置与其他接地系统的安全距离(≥3m)。
- 冲击接地电阻需满足防雷规范(一般≤10Ω)。
- 检测项目:
- 接闪器、引下线与接地装置的电气连续性。
- 浪涌保护器(SPD)接地线的长度与截面积。
7. 接地标识与安全警示检查
- 规范要求:
- 接地引下线应涂刷黄绿相间标识。
- 接地测试点需设置永久性铭牌,标注编号与检测记录。
二、检测周期与安全规范
- 周期要求:
- 常规检测:每年至少一次(高腐蚀环境加密至半年一次)。
- 特殊情况:雷击后、地震后或系统扩容后需复测。
- 安全措施:
- 检测前断开设备电源,验明无电后方可操作。
- 测试时禁止触碰裸露导体,穿戴绝缘防护用具。
三、检测结果分析与整改
- 数据记录:详细记录检测时间、环境条件、仪器型号及测量值。
- 判定依据:参照《GB 50169-201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等标准。
- 整改建议:
- 接地电阻超标时,增补接地极或使用降阻剂。
- 更换严重腐蚀的接地体,重新处理连接点。
四、总结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1
11
13
12
17
17
19
14
17
15
19
18
16
16
16
15
14
15
17
18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