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片折曲(弯曲)试验检测项目详解
一、主要检测项目
-
- 定义:基片在弯曲载荷下断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 指标:通过三点弯曲或四点弯曲试验测定,计算公式为 �=(3��)/(2�ℎ2)σ=(3FL)/(2bh2)(三点弯曲)。
- 意义:反映材料抵抗外部弯曲载荷的能力,直接影响基片的机械可靠性。
-
- 定义:材料在存在裂纹或缺陷时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
- 检测方法:结合弯曲试验与裂纹预制技术(如单边缺口梁法)。
- 应用:评估基片在高应力环境下的抗裂性能,如半导体晶圆的切割工艺优化。
-
- 定义: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的应力-应变比例系数。
- 测定:通过弯曲试验的载荷-位移曲线斜率计算得出。
- 用途:判断基片的刚性,指导柔性电子器件(如折叠屏)的基材选型。
-
- 定义:基片在断裂前的最大弯曲形变量。
- 测试:记录载荷加载至断裂时的位移值。
- 意义:衡量材料柔韧性的关键指标,适用于柔性基片(如PI薄膜)的耐用性评价。
-
- 检测内容:卸载后基片的永久形变量及内部应力分布。
- 方法:结合弯曲试验与应力分析(如X射线衍射法)。
- 重要性:避免基片因残余应力导致后续加工(如光刻)中出现翘曲或开裂。
-
- 定义:基片在反复弯曲载荷下的疲劳寿命。
- 参数:设定弯曲半径、频率、循环次数(如10万次),观测裂纹萌生与扩展。
- 应用:验证柔性电子产品的长期可靠性(如可穿戴设备)。
-
- 测试条件:在高低温环境下(如-40℃至150℃)进行弯曲试验。
- 指标:对比不同温度下的弯曲强度与断裂行为。
- 意义:评估基片在极端温度环境中的适用性,如汽车电子元件。
二、试验方法与标准
-
- 原理:基片两端固定,中间施加集中载荷(见图1)。
- 标准:ASTM D790(塑料)、JIS R1601(陶瓷基板)。
-
- 优势:纯弯曲区域更大,数据更适用于均匀材料评价。
- 标准:ISO 14704(精细陶瓷)、GB/T 6569(结构陶瓷)。
-
- 设备:伺服液压或电动马达驱动的动态试验机。
- 用途:模拟实际工况中的振动或反复形变场景。
三、结果分析与应用
-
- 应力-应变曲线:确定弹性极限、屈服点及断裂点。
- Weibull统计分析:评估基片强度分布的均匀性及失效概率。
-
- 脆性断裂:常见于陶瓷基板,断口平整无塑性变形。
- 韧性断裂:柔性基片(如聚合物)表现为纤维状断口。
-
- 材料改进:通过掺杂、涂层或复合工艺提升弯曲性能。
- 结构设计:优化基片厚度、层压方式以降低应力集中。
四、应用案例
-
- 通过弯曲试验确定切割工艺参数,减少崩边风险。
-
- 循环弯曲耐久性测试确保折叠屏10万次弯折不失效。
-
- 结合高温弯曲试验验证其在封装工艺中的抗翘曲能力。
五、注意事项
- 样品制备:切割边缘需抛光以避免应力集中干扰数据。
- 加载速率控制:过快加载可能导致脆性材料数据偏差。
- 环境模拟:湿度、温度等条件需与实际应用场景一致。
总结
上一篇:规定高温下的断态重复峰值电流检测下一篇:夹紧装置抗电缆拉伸的能力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3
16
18
19
19
15
15
16
12
15
13
13
11
13
15
14
18
15
17
24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