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信号截止频率检测技术及关键检测项目分析
引言
一、检测原理与技术背景
-
- 晶体管(BJT、FET)的高频特性评估
- 运算放大器(Op-Amp)的带宽测试
- 射频滤波器与匹配网络设计验证
二、关键检测项目与流程
1. 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
- 网络分析仪(VNA)或频谱分析仪
- 信号发生器(需覆盖待测频段)
- 校准套件(如SOLT校准件)
- 直流电源(为有源器件供电)
- 阻抗匹配电路(用于减少反射干扰)
-
- 电磁屏蔽环境(避免外部噪声干扰)
- 恒温恒湿条件(温度波动<±2℃)
2. 检测步骤详解
- 使用SOLT(Short-Open-Load-Thru)校准法对VNA进行全端口校准,确保测试精度。
- 校准频率范围需覆盖预估截止频率的1.5倍以上。
- 将被测器件(DUT)接入测试电路,施加静态工作点电压/电流。
- 关键点:避免偏置电路引入额外阻抗,需使用射频扼流圈(RFC)隔离直流与交流信号。
- 设置信号源输出小信号(典型值:-20dBm),避免器件进入非线性区。
- 以对数间隔扫描频率(如10MHz至10GHz),记录增益(S21参数)随频率的变化曲线。
- 从低频基准增益(通常为0dB)开始,查找增益下降3dB对应的频率点。
- 注意:若曲线存在多极点,需区分主极点频率与其他高频极点。
3.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
- 校准残留误差(需控制在±0.1dB以内)
- 连接器接触阻抗(使用高精度SMA/BNC接头)
- 探针寄生效应(需在测试前进行去嵌入处理)
三、典型问题与解决方案
-
- 原因:阻抗失配导致信号反射。
- 对策:加入衰减器或优化匹配电路,确保系统阻抗接近50Ω。
-
- 原因:测试环境存在电磁辐射或电源噪声。
- 对策:使用屏蔽箱隔离DUT,并在电源端添加π型滤波网络。
-
- 现象:增益曲线出现多个下降斜率区。
- 处理:通过相位响应辅助判断主极点位置,或采用高阶模型拟合。
四、案例研究:晶体管��fc检测实例
-
- 静态工作点:���=5�VCE=5V, ��=2��IC=2mA
- 输入信号:-30dBm,频率范围1MHz-2GHz
-
- 低频增益:26dB(@10MHz)
- -3dB点频率:850MHz
- 与理论计算值(820MHz)误差3.5%,符合工艺偏差范围。
五、
转成精致网页
上一篇:高温条件下的最大漏泄或截止电流检测下一篇:寿命试验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0
10
13
16
18
13
14
14
18
14
19
21
14
15
19
15
14
18
18
14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