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理特性检测
-
- 检测方法:目视观察或透光率测定仪。
- 意义:评估凝胶颜色是否均匀、有无杂质析出、分层或气泡;透明度直接影响化妆品或医用敷料的感官体验。
- 标准:符合行业或企业制定的外观标准(如透明度≥80%)。
-
- 方法:烘干法(105℃恒重至质量恒定)。
- 意义:凝胶的持水能力影响其溶胀性、机械强度和稳定性,尤其在食品(如果冻)和医用水凝胶中至关重要。
-
- 方法:pH计直接测定。
- 意义:确保与人体相容性(医用凝胶pH 5.5
7.5)或食品适口性(pH 34的酸性凝胶)。
二、流变学特性检测
-
- 方法:旋转流变仪(剪切速率扫描)。
- 参数:零剪切黏度(η₀)、剪切稀化指数。
- 意义:高黏度凝胶适用于缓释药物载体,低黏度凝胶便于注射或涂布。
-
- 方法:应力扫描或流动曲线拟合。
- 意义:衡量凝胶从静止到流动所需的临界应力,如牙膏需较高屈服应力防止倾倒漏出。
-
- 方法:循环剪切实验(高低剪切交替)。
- 意义:触变凝胶在剪切后黏度恢复能力,影响膏霜类产品的挤出性和延展性。
-
- 参数: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损耗因子(tanδ)。
- 意义:G’>G’’表明凝胶以弹性为主,适用于支撑性材料(如细胞培养支架)。
三、机械性能检测
-
- 方法:质地分析仪(TPA测试,模拟咀嚼过程)。
- 参数:硬度、黏附性、弹性、咀嚼性。
- 应用:食品凝胶(如布丁)需适中硬度和弹性,医用敷料需低黏附性避免损伤创面。
-
- 方法:拉伸试验机(测定断裂伸长率、抗拉强度)。
- 意义:水凝胶电极材料需高延展性以适应皮肤形变。
四、稳定性检测
-
- 方法:离心后观察分层或析水量(如3000 rpm×30 min)。
- 意义:预测凝胶储存过程中的相分离风险。
-
- 方法:高低温循环试验(-20℃~40℃,循环5次)。
- 意义:评估极端温度下凝胶结构是否破坏(如冷链运输药品凝胶)。
-
- 参数:定期检测外观、pH、微生物指标(加速试验:40℃/75%湿度×3个月)。
五、化学组成与功能检测
-
- 方法:溶胀法(测定溶胀比)、红外光谱(分析化学键变化)。
- 意义:交联度影响凝胶孔径和药物释放速率。
-
- 案例:胶原蛋白凝胶的羟脯氨酸含量测定、载药凝胶的药物包封率检测。
-
- 检测项:细胞毒性(MTT法)、溶血试验、致敏性测试。
六、微生物与安全性检测
-
- 标准:符合《中国药典》或ISO 11737(如无菌凝胶需通过无菌测试)。
-
- 检测项:铅、砷、邻苯二甲酸盐(化妆品凝胶需符合欧盟EC 1223/2009)。
七、应用场景与检测重点
- 食品凝胶:感官特性、保质期稳定性、微生物安全。
- 医用凝胶:生物相容性、药物释放曲线、灭菌验证。
- 工业凝胶:耐温性、导电性(如电子散热凝胶)。
结语
上一篇:原材料安全性(溶血性链球菌溶血素试验)检测下一篇:原油中金属元素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0
18
25
32
21
24
26
18
16
21
18
19
17
22
15
18
20
19
17
24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