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原理:直接胆红素与重氮试剂反应生成红色偶氮化合物,通过比色法测定浓度。
- 特点:操作简单,但可能受其他色素或药物干扰。
-
- 原理:利用胆红素氧化酶将直接胆红素氧化为胆绿素,通过吸光度变化计算浓度。
- 特点:特异性高、抗干扰性强,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
-
- 原理:精确分离直接胆红素与其他成分,定量分析。
- 特点:结果准确,但成本高,多用于科研或复杂病例。
- 成人:0~6.8 μmol/L(0~0.4 mg/dL) (不同实验室可能因检测方法略有差异,需结合具体报告单范围解读。)
-
- 肝胆疾病:
- 肝炎(病毒性、酒精性、药物性)
- 肝硬化、肝癌
- 胆道梗阻(胆结石、胆管癌、胰头癌)
- 胆汁淤积: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妊娠期胆汁淤积症。
- 遗传性疾病:如Dubin-Johnson综合征、Rotor综合征。
- 肝胆疾病:
-
- 溶血性黄疸:总胆红素升高,以间接胆红素为主(直接胆红素占比<20%)。
- 肝细胞性黄疸:总胆红素升高,直接和间接胆红素均增高(直接占比>40%)。
- 梗阻性黄疸:总胆红素显著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占比>50%)。
-
- 评估肝胆疾病治疗效果及预后。
- 手术后胆道通畅性监测(如胆囊切除术后)。
- 出现黄疸(皮肤、巩膜黄染)或尿液深黄的患者。
- 疑似肝胆疾病(右上腹痛、恶心、食欲减退等)。
- 长期饮酒、服用肝毒性药物或肝炎病毒携带者。
- 术前/术后肝功能评估。
- 样本类型:静脉血(血清或肝素抗凝血浆)。
- 采集要求:
- 空腹采血(避免脂血干扰)。
- 避光保存(胆红素遇光易分解)。
- 避免溶血(红细胞破裂释放血红素会干扰检测)。
- 检测时效:常规检测4~6小时出结果,急诊可缩短至1~2小时。
- 总胆红素(TBil):判断黄疸程度。
- 肝功能指标:ALT、AST、ALP、GGT等评估肝损伤或胆汁淤积。
- 尿液胆红素与尿胆原:辅助区分黄疸类型。
- 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CT/MRI明确胆道梗阻或占位性病变。
- 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癫痫药)可能干扰检测结果。
-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期间直接胆红素可能短暂升高。
- 溶血或脂血样本需重新采集。
转成精致网页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7
12
17
15
16
18
16
14
15
17
20
24
22
20
20
22
12
20
20
24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