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压强度检测(超声回弹综合法)的检测项目详解
1. 测区布置与准备工作
- 测区选择与数量
- 根据构件尺寸和均匀性,按国家标准(如JGJ/T 23-2011)划分测区,通常每个构件至少设置10个测区,测区面积约200mm×200mm。
- 测区应避开蜂窝、裂缝及钢筋密集区,表面需平整,必要时进行打磨处理。
- 环境条件记录
- 检测时需记录环境温度(0~40℃为宜)和湿度,避免极端条件影响数据准确性。
2. 超声波传播速度检测
- 仪器与操作
- 使用校准后的超声波检测仪,采用对测法或斜测法,确保换能器与混凝土表面耦合良好(需耦合剂如凡士林)。
- 每个测区布置3个测点,测量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时间(μs)及距离(mm)。
- 数据处理
- 计算声速值:�=�/�v=L/t(�L为传播距离,�t为时间),剔除异常值后取平均作为测区声速代表值。
3. 回弹值检测
- 仪器校准
- 回弹仪需符合标准(如《回弹仪检定规程》JJG 817),检测前进行率定试验,确保冲击能量准确。
- 测点布置与操作
- 每个测区布置16个回弹测点,测点间距≥20mm,弹击时保持仪器与表面垂直。
- 剔除最大、最小值后取剩余10个测点的平均值作为回弹代表值。
- 碳化深度修正
- 使用酚酞试剂测量碳化深度,按规范对回弹值进行修正,消除表面碳化影响。
4. 数据综合分析与强度推定
- 强度换算公式
- 采用国家标准或地区专用测强曲线,如: ���=�⋅��⋅��fcu=a⋅vb⋅Rc 其中,���fcu为抗压强度,�v为声速,�R为回弹值,�,�,�a,b,c为回归系数。
- 或查表法,根据声速和回弹值组合查得强度值。
- 结果评估
- 计算各测区强度,取所有测区强度的平均值作为构件推定值,并评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15%为合格)。
5. 影响因素与注意事项
- 材料因素
- 骨料类型(如花岗岩与石灰岩的声速差异)、龄期(早龄期混凝土需修正)、含水率等。
- 操作规范
- 超声与回弹测点需对应同一区域,检测顺序宜先超声后回弹,避免耦合剂影响回弹值。
- 设备维护
- 定期校准仪器,避免因设备漂移导致误差。
6. 标准依据与报告编制
- 引用标准
- 中国标准:JGJ/T 23-2011(回弹法)、CECS 02:2005(超声回弹综合法)。
- 检测报告内容
- 包括测区布置图、声速/回弹原始数据、碳化深度、强度推定结果及建议。
结语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3
11
12
15
16
16
24
24
12
15
19
20
16
16
19
17
20
18
14
18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