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检测详解
一、检测项目概述
- 评估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疾病风险。
- 监测血脂异常的干预效果(如生活方式调整或药物治疗)。
- 辅助诊断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二、检测方法
-
- 原理:通过化学沉淀或抗体标记选择性分离HDL颗粒,测定胆固醇含量。
- 优势:快速、自动化程度高,适用于大批量检测。
- 常用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均相法等。
-
- 通过超速离心分离脂蛋白成分,精确但成本高、耗时长,多用于科研。
-
- 根据脂蛋白颗粒电荷差异进行分离,临床较少使用。
三、适用人群
- 高危人群:有心血管病家族史、高血压、肥胖、吸烟者。
- 疾病管理: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肾病或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
- 常规筛查:40岁以上健康人群建议纳入年度体检。
四、检测前注意事项
- 空腹要求:通常需禁食8-12小时(仅喝水),避免甘油三酯升高影响结果。
- 避免干扰因素:检测前24小时内禁酒、避免剧烈运动;女性月经周期可能轻微影响水平。
- 药物影响:避孕药、激素替代疗法或他汀类药物需提前告知医生。
五、正常参考范围
- 成人理想值:
- 男性 ≥1.0 mmol/L(40 mg/dL)
- 女性 ≥1.3 mmol/L(50 mg/dL)
- 临床意义分级:
- 过低(<1.0 mmol/L):心血管风险显著增加。
- 过高(>2.3 mmol/L):可能与遗传(如CETP缺乏)、肝病或慢性炎症相关,需结合其他指标分析。
六、结果解读与临床意义
-
- 生活方式:吸烟、久坐、高糖高脂饮食。
- 疾病因素:Ⅱ型糖尿病、肥胖、慢性肾功能不全。
- 遗传因素:家族性低α-脂蛋白血症。
-
- 通常认为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但极端升高需警惕罕见基因突变或潜在疾病。
-
- 总胆固醇(TC):HDL-C占比越高,心血管风险越低。
- 非HDL-C(TC - HDL-C):反映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总和。
- TG/HDL-C比值:>3.0提示胰岛素抵抗风险增加。
七、干预建议
- 生活方式调整: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提升HDL-C 5-10%;戒烟可升高约10%。
- 饮食改善: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橄榄油、坚果)、Omega-3(深海鱼)摄入。
- 药物治疗:烟酸类药物可升高HDL-C,但需权衡副作用(如肝损伤)。
八、特殊案例与争议
- HDL功能 vs. 数量:近年研究强调HDL颗粒功能(如胆固醇逆转运效率)比单纯浓度更重要。
- HDL-C“假性升高”:某些肝病或妊娠期因脂蛋白代谢异常可能导致检测值虚高。
总结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5
14
13
14
17
18
24
20
20
18
18
12
18
16
22
20
16
23
26
26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