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冷弯试验原理
二、核心检测项目
1. 试样规格
- 检测内容:试样的长度、宽度、厚度是否符合标准(如GB/T 232、ASTM E290)。
- 标准要求:试样尺寸需与材料厚度相关,例如金属板材试样宽度通常为2倍厚度+10mm,长度≥5倍厚度+150mm。
2. 弯曲角度
- 检测内容:试样需弯曲至的标准角度(如90°、180°)。
- 判定依据:角度误差需≤±5°,具体根据材料类型调整(如铝材常用180°弯曲)。
3. 弯心直径(D)
- 检测内容:弯心直径与试样厚度的比值(如D=3a,a为试样厚度)。
- 行业差异:钢材弯心直径通常为1~5倍厚度,塑料则根据柔韧性调整。
4. 表面质量检测
- 检测内容:
- 弯曲后试样表面裂纹、分层、起皱;
- 原始试样的边缘毛刺、氧化皮等缺陷对结果的影响。
- 检测方法:目视检查或放大镜(10倍)辅助观察。
5. 裂纹敏感性评估
- 分级标准:
- 无可见裂纹:合格;
- 微裂纹(长度≤2mm,宽度≤0.2mm):需结合应用场景判定;
- 明显贯穿性裂纹:直接判定不合格。
6. 变形均匀性
- 检测内容:弯曲区域是否出现局部缩颈、不均匀变形。
- 仪器辅助:使用应变仪或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分析应变分布。
7. 力学性能变化(可选)
- 延伸率与强度保留率:对比弯曲前后拉伸性能变化,评估加工硬化效应。
三、试验条件控制
- 设备要求:万能材料试验机或专用冷弯夹具,加载速率≤20mm/min。
- 环境温度:严格控制在10~35℃(避免温度影响材料塑性)。
- 弯心与支辊间距:需满足公式 (�+3�)±0.5�(d+3a)±0.5a(d为支辊直径)。
四、结果判定标准
缺陷类型 | 合格标准 | 典型失效案例 |
---|---|---|
表面裂纹 | 不允许肉眼可见裂纹 | 脆性材料(如高碳钢)弯折断裂 |
边缘分层 | 分层长度≤试样宽度的5% | 复合材料层间结合不良 |
弯心贴合度 | 弯曲后试样与弯心无可见间隙 | 弯心直径过小导致贴合失效 |
五、行业应用差异
六、常见问题与对策
- 试样边缘毛刺导致开裂:检测前需打磨抛光至Ra≤6.3μm。
- 弯心直径选择不当:参照标准GB/T 244(金属)或ISO 178(塑料)。
- 试验速率过快:控制加载速度≤1mm/s以防动态效应干扰。
上一篇:撕裂强力检测下一篇:最大力(整根钢铰线最大力)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4
27
20
20
21
18
24
17
22
18
21
21
23
18
19
15
17
20
17
23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