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水泥促凝剂检测项目与技术规范
一、物理性能检测
-
- 检测目的:测定促凝剂对水泥浆初凝和终凝时间的调节效果。
- 试验方法:采用维卡仪(Vicat Apparatus)按照ASTM C191或GB/T 1346标准,模拟井下温度压力条件进行凝结时间测试。
- 合格标准:终凝时间需与地层温度匹配(如低温井需缩短至2~6小时,高温井需避免过度促凝)。
-
- 检测内容:评估促凝水泥石在24小时、48小时的抗压强度。
- 试验条件:在高压养护釜(如HTHP养护设备)中模拟井下温压环境(例如60℃/21MPa或更高)。
- 指标要求:24小时强度需≥14 MPa(依据API 10B-2)。
-
- 关键设备:高压稠化仪(Consistometer)。
- 测试流程:模拟井底循环温度(BHCT)逐步加压升温,记录水泥浆达到70 Bc(稠度单位)的时间。
- 控制目标:确保稠化时间与施工时间匹配,避免过早凝固或延迟。
-
- 参数检测:塑性黏度(PV)、屈服值(YP)及流性指数(n值),采用六速旋转黏度计测试。
- 作用分析:判断促凝剂对水泥浆泵送阻力的影响,优化施工参数。
-
- 检测项目:线性膨胀率(高温养护后水泥石体积变化)。
- 允许范围:膨胀率≤0.1%,防止井筒微环隙产生。
二、化学性能检测
-
- 检测技术:X射线荧光光谱(XRF)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ICP)测定主成分(如CaCl₂、Na₂SiO₃等)含量。
- 控制指标:有效成分纯度≥95%,杂质含量≤1%。
-
- 重点关注:氯离子(Cl⁻)、硫酸根(SO₄²⁻)浓度。
- 安全限值:Cl⁻≤500 ppm(防止套管腐蚀);SO₄²⁻≤3000 ppm(避免硫酸盐侵蚀)。
三、环境影响评估
-
- 检测项目:重金属(铅、镉、汞)及挥发性有机物(VOCs)含量。
- 标准依据:EPA 3050B(重金属)、ISO 11890(VOCs)。
-
- 试验方法:鱼类急性毒性试验(96小时LC50≥100 mg/L)或发光细菌法评估生态风险。
四、现场应用验证
-
- 验证内容:促凝剂与不同类型水泥(G级、H级)及外加剂(分散剂、降失水剂)的协同效应。
- 失败案例:若出现絮凝或闪凝需调整配方。
-
- 设备方法:使用全尺寸模拟井筒装置,复现循环温度梯度及地层流体侵入条件。
五、质量判定流程
- 批次抽样:按GB/T 6679规定进行随机取样,每批次≥3个样本。
- 综合评价:结合物理性能、化学指标及配伍性结果出具检测报告。
- 认证要求:通过API Q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实验室出具的数据具有国际认可性。
结语
转成精致网页
上一篇:石油专用管检测下一篇:技术级低黏羧甲基纤维素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9
14
14
14
17
16
17
19
19
18
20
21
21
26
20
17
19
17
14
21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