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及民用燃煤检测:核心项目与技术要点
一、燃煤检测的意义
- 提高燃烧效率:通过检测煤质参数优化燃烧工艺,减少能源浪费。
- 环保合规:控制硫分、灰分等污染物,降低SO₂、NOₓ及颗粒物排放。
- 设备保护:避免高灰分、高硫煤对锅炉、管道的腐蚀和积灰。
- 安全保障(民用领域):减少一氧化碳中毒风险,确保取暖安全。
二、核心检测项目详述
(一)工业燃煤检测项目
-
- 水分(M):影响运输成本和燃烧稳定性,分为全水分(Mₜ)和空气干燥基水分(Mₐd)。
- 灰分(A):高灰分降低热值,增加灰渣处理成本,需控制在8%~30%(视工艺需求)。
- 挥发分(V):决定燃烧速率,过高易引发爆炸,过低导致点火困难(炼焦煤挥发分通常为18%~32%)。
- 固定碳(FC):反映煤的燃烧持久性,计算式为FC=100%-(M+A+V)。
-
- 碳(C)、氢(H):主要发热元素,C含量越高热值越高。
- 硫(S):分为有机硫、硫化铁硫和硫酸盐硫,总硫需≤3%(GB/T 214-2007),高硫煤需脱硫处理。
- 氮(N)、氧(O):影响污染物生成及燃烧理论空气量。
-
- 直接决定能源成本,工业煤通常要求高位发热量(Qgr,d)>23 MJ/kg(5500 kcal/kg)。
-
- 测定灰熔点(DT、ST、HT、FT),避免锅炉结渣(一般要求软化温度ST>1250℃)。
-
- 衡量煤粉制备难易程度,HGI>80为易磨煤,HGI<50需额外粉碎能耗。
-
- 焦渣特性(CRC):反映煤的结焦倾向(冶金用煤关键指标)。
- 微量元素(如Hg、As、F):符合《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限值。
(二)民用燃煤检测重点
-
- 全硫含量:民用散煤需≤0.5%(GB 34169-2017),减少酸雨风险。
- 挥发分:控制8%~12%,降低不完全燃烧产生CO的风险。
- 磷含量:≤0.05%,防止燃烧生成剧毒PH₃气体。
-
- 发热量:通常要求Qnet,ar≥21 MJ/kg(5000 kcal/kg),保障取暖效果。
- 燃尽率:通过热重分析(TGA)测定残炭量,要求<10%。
-
- 型煤强度:抗压强度≥500 N/球,降低运输破碎率。
- 粒度分布:民用蜂窝煤直径Φ120~150 mm,孔隙率>30%。
三、检测方法与标准
-
- 重量法:用于灰分、挥发分测定(GB/T 212-2008)。
- 氧弹量热法:测定发热量(GB/T 213-2008)。
- 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硫、碳、氢元素(ASTM D4239)。
- X射线荧光(XRF):灰成分分析(SiO₂、Al₂O₃、Fe₂O₃等)。
-
- 中国国标:GB/T 5751-2009(煤分类)、GB/T 15224(煤质分级)。
- 国际标准:ISO 589(硬煤分析)、ASTM D3176(工业分析通则)。
四、检测质量控制
- 采样规范
- 采用机械采样(GB 475-2008),子样数≥32个/批,避免偏析误差。
- 实验室管理
- 通过CMA/ 认证,定期参加煤质检测能力验证(如APLAC T073)。
- 数据比对
- 工业用户需与供应商检测结果交叉验证,允许偏差:发热量±0.3 MJ/kg,硫分±0.1%。
五、结语
转成精致网页
上一篇:完井液检测下一篇:燃气轮机液体燃料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1
22
19
24
19
24
30
23
21
18
21
23
23
22
24
33
29
26
34
26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