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规检测项目:工业分析与基础性质
-
- 全水分(Mar):反映煤中内外水分的总和,影响运输成本与燃烧热值。检测方法为干燥失重法(GB/T 211)。
- 空气干燥基水分(Mad):评价煤在自然风干后的含水量,对制样与分析结果准确性至关重要。
-
- 灰分是煤完全燃烧后的残余物,占比越高热值越低。通过高温灼烧法(GB/T 212)测定,直接影响电厂锅炉效率与排渣成本。
-
- 反映煤在高温下释放的可燃气体量,决定燃烧特性与适用工艺(如发电、炼焦)。检测需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至900℃(GB/T 212)。
-
- 通过计算得出(FC = 100% - 水分 - 灰分 - 挥发分),表征煤的碳含量与燃烧持久性。
-
- 硫分是环保管控的核心指标,高硫煤燃烧会导致SO₂排放与酸雨。常用库仑滴定法(GB/T 214)或红外吸收法检测。
二、能量与元素分析:热值与成分
-
- 直接衡量煤的能量价值,通过氧弹量热仪(GB/T 213)测定,是贸易定价的核心依据。
-
- 碳(C)、氢(H)、氮(N):通过元素分析仪检测,评估燃烧特性与污染物生成潜力。
- 氧(O):间接计算得出,影响燃烧反应动力学。
三、物理与化学特性检测
-
- 筛分法测定煤的粒度组成,影响燃烧均匀性及气化炉效率。
-
- 测定灰分的软化温度(DT、ST、HT、FT),预防锅炉结渣(GB/T 219)。
-
- 评估煤研磨成粉的难易程度(GB/T 2565),指导电厂制粉系统设计。
四、环保与安全指标
-
- 汞(Hg)、砷(As)、氟(F)、氯(Cl)等元素的检测(GB/T 16659),避免污染大气与灰渣。
-
- 测定煤粉的爆炸极限与敏感性,保障储运安全。
五、贸易相关检测
- 密度与堆密度
- 影响运输成本与仓储设计。
- 碳同位素分析
- 用于煤炭溯源,解决贸易纠纷。
六、检测流程与意义
-
- 采样(GB 475)→ 制样(GB 474)→ 实验室分析→ 报告签发。
-
- 生产端:优化洗选工艺,提升煤质。
- 环保合规:满足《大气污染防治法》对硫分、灰分的限值。
- 国际贸易:依据ISO 18283、ASTM标准实现公平结算。
结语
转成精致网页
上一篇:燃气轮机液体燃料检测下一篇:油田用封隔器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5
24
21
20
19
21
24
22
22
18
21
22
24
26
26
25
17
26
24
26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