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肤啫喱检测的核心项目
一、安全性检测
-
- 菌落总数:检测产品中细菌污染程度,确保符合卫生标准。
- 霉菌和酵母菌:预防因微生物超标引发的变质或皮肤感染。
- 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严格筛查高风险病原体。
-
- 铅、汞、砷、镉:禁用或限用重金属检测,避免长期使用导致毒性累积。
- 甲醇、二噁烷:筛查生产过程中可能残留的有机溶剂。
-
- 尼泊金酯类(Parabens):检测浓度是否在安全范围内(如欧盟法规限制)。
- 甲醛释放体(如DMDM乙内酰脲):评估潜在致敏风险。
- 香料致敏原(如芳樟醇、香豆素等):根据欧盟《化妆品法规》标注26种致敏原。
-
- 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筛查非法添加的违禁药物成分。
二、理化性能检测
-
- pH值:确保与皮肤pH(约4.5-5.5)接近,避免刺激。
- 粘度与流动性:评估产品质地的稳定性和使用体验。
- 稳定性测试:通过高温(45℃)、低温(-10℃)、光照和离心实验模拟储存条件,观察是否分层、变色或析出。
-
- 透明质酸、神经酰胺等保湿剂:定量检测核心功效成分的实际含量。
- 维生素类(如VC、VE):验证抗氧化成分的浓度是否达标。
- 植物提取物(如芦荟、茶树油):筛查有效成分及潜在致敏原。
三、功效性检测
-
- 体外测试:通过皮肤模型或胶体膜测定吸湿性和保水能力。
- 人体测试:使用Corneometer检测皮肤含水量变化,验证即时与长效保湿效果。
-
- 皮脂吸附测试:评估产品对油脂的吸附能力。
- 消费者感官评价:通过试用者反馈黏腻感、透气性等主观体验。
-
- 红斑抑制试验:利用乳酸刺痛试验或UVB诱导红斑模型评估舒缓效果。
- 细胞因子检测:通过体外细胞模型(如HaCaT)检测炎症因子(IL-6、TNF-α)的抑制率。
-
- DPPH/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量化抗氧化能力。
- SOD活性检测:评估对皮肤氧化应激的改善作用。
四、包装与合规性检测
-
- 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筛查包装迁移的有害物质。
- 密封性测试:防止产品氧化或微生物污染。
-
- 成分标注:核对全成分表(INCI名称)是否与实际一致。
- 功效宣称验证:如“无油配方”“低敏”等需提供检测报告支持。
-
- 符合中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欧盟EC 1223/2009、美国FDA等目标市场法规。
五、特殊需求检测
- 儿童/孕妇适用性:增加更严格的重金属、防腐剂及刺激性测试。
- 防晒啫喱:额外检测SPF值、PA等级及光稳定性。
- 环保认证:如可降解性、无动物实验(Cruelty-Free)等。
检测流程建议
- 原料筛查:优先检测高风险成分(如防腐剂、植物提取物)。
- 成品全项检测:覆盖安全性、功效性及稳定性。
- 批次抽检:确保生产一致性,避免质量波动。
总结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4
19
19
21
17
20
20
23
15
15
18
18
23
18
21
17
17
21
19
22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