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温干燥(温度>60℃持续30分钟以上)
- 仓储霉变(水分>14%时微生物活动产热)
- 运输堆积(通风不良引发局部积热) 特征表现为胚部褐变、籽粒变形、蛋白质变性、淀粉糊化等。
- 物理性状检测 (1)色泽分析
- 使用色差仪测定Lab*值
- 正常玉米L值>70,热损粒L值下降5-10个单位
- 胚部色差ΔE>3判定为热损伤
- 筛选法测定破碎率(>3%为异常)
- 显微观察胚乳结构(偏光显微镜检测淀粉晶体破坏)
- 生化指标检测 (1)脂肪酸值测定
- 国家标准GB/T 29405-2012方法
- 热损玉米脂肪酸值>78mgKOH/100g
- 反映脂肪氧化程度
- 快速黏度分析仪(RVA)检测
- 正常玉米峰值黏度>3000cP
- 热损粒黏度下降20%-50%
- 功能特性检测 (1)发芽率试验
- 38℃恒温培养箱检测
- 热损伤导致发芽率<85%(国标一级粮标准)
- 电解质渗出法检测细胞膜完整性
- 损伤粒电导率>150μS/cm
- 近红外光谱分析(NIRS)
- 建立淀粉、蛋白质等成分的光谱模型
- 检测速度<1分钟/样
- 电子鼻技术
- 识别挥发性物质(己醛、戊醛等)
- 灵敏度达0.1ppm
- 热损伤粒≤1.0%(一等粮)
- 1.0%<热损率≤3.0%(二等粮)
- >3.0%判定为等外粮
- 取样要求:按GB 5491执行三层五点法取样
- 环境控制:检测温度25±2℃,相对湿度60±5%
- 仪器校准:色差仪每日校准,天平精度0.001g
- 数据记录:至少3次平行测定,允许差<5%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4
4
5
4
4
3
6
8
8
8
9
11
10
10
11
11
10
14
11
13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