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实粒检测:守护粮食质量的关键技术
一、核心检测项目体系
- 物理特性检测
- 千粒重测定:采用电子天平精确称量1000粒样品重量,反映籽粒饱满度。小麦千粒重标准值范围38-52g,玉米280-350g
- 容重检测:使用容重器测量单位体积重量,国标一等小麦要求≥790g/L
- 硬度指数测定:采用硬度计测定,硬质小麦硬度指数≥60,软质≤45
- 破损粒检测:通过振动筛分结合图像分析,检出率可达99.2%
- 生化成分分析
- 蛋白质含量: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加工专用小麦要求蛋白质12.5-14.5%
- 直链淀粉占比:碘比色法测定,粳米通常为15-20%,籼米21-25%
- 脂肪酸值:滴定法检测,国标要求稻谷≤30mgKOH/100g
- 酶活性检测:包括α-淀粉酶活性(降落数值≥300s)
- 卫生安全检测
- 真菌毒素检测:黄曲霉毒素B1液相色谱法检测限0.1μg/kg
- 重金属残留:原子吸收法检测铅、镉、汞等,镉限值0.1mg/kg
- 农药残留:GC-MS联用技术可检测300余种农残
- 微生物污染:菌落总数要求≤1×10⁶ CFU/g
二、前沿检测技术应用
三、质量分级标准体系
等级 | 容重(g/L) | 不完善粒(%) | 杂质(%) |
---|---|---|---|
一等 | ≥790 | ≤6.0 | ≤1.0 |
二等 | ≥770 | ≤6.0 | ≤1.0 |
三等 | ≥750 | ≤8.0 | ≤1.0 |
转成精致网页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