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体密封性测试检测项目详解
1. 压差法测试(加压/减压试验)
- 目的:量化建筑的整体气密性,定位泄漏区域。
- 方法与工具:
- 鼓风门测试(Blower Door Test):在门框安装带有风扇的密封板,通过调节风扇风速在室内外形成稳定压差(通常±10 Pa至±50 Pa)。
- 数据采集:监测压力差与空气流量,计算换气次数(ACH)或泄漏面积。
- 检测步骤:
- 封闭所有门窗,关闭通风设备。
- 启动鼓风门,逐步加压/减压至目标压差(如50 Pa)。
- 记录压差稳定时的空气流量,换算为自然条件下的换气率(如ACH50)。
- 标准参考:
- 国际:ISO 9972(建筑气密性测定)、ASTM E779。
- 国内:GB/T 7106-2019(建筑外门窗气密性分级)。
2. 气密性扫描(局部泄漏点检测)
- 目的:精准定位建筑围护结构的局部泄漏点。
- 工具与技术:
- 红外热像仪:通过温差显示冷热桥或漏气区域(适用于温差异常明显的环境)。
- 烟雾发生器:释放无害烟雾(如甘油基雾),观察烟雾流动轨迹。
- 超声波检漏仪:检测加压状态下高频气流声。
- 适用场景:
- 门窗接缝、穿墙管道、线盒等隐蔽部位。
- 高洁净度实验室、手术室的墙体密封性验证。
3. 漏光检查(自然光/人工光源法)
- 步骤:
- 室内全暗环境下,使用强光手电沿门窗缝隙、插座边缘等照射,室外观察透光情况。
- 适用于初步筛查,成本低但灵敏度有限。
4. 示踪气体法(Tracer Gas Test)
- 原理:释放无害气体(如六氟化硫SF₆、二氧化碳),通过气体浓度衰减计算换气率。
- 应用场景:
- 医院隔离病房:验证负压环境的气密性防止交叉感染。
- 实验室有害气体泄漏防控。
- 标准:ISO 12569(建筑示踪气体测定法)。
5. 长期压差监测
- 适用对象:
- 生物安全实验室(BSL-3/4):持续监测负压稳定性。
- 洁净室:维持正压防止污染物侵入。
- 工具:安装压差传感器,数据实时传输至控制系统。
6. 关键部件专项检测
- 检测对象:
- 门窗气密性:依据GB/T 7106标准,测试单位缝长空气渗透量。
- 通风系统密闭性:HEPA过滤器边框、风管连接处漏风率测试。
- 穿墙孔洞密封:电缆、管道周围填充材料(发泡胶、防火泥)的完整性。
检测流程优化建议
- 预处理:
- 关闭新风系统,封堵排风口。
- 记录环境温湿度(极端天气可能影响测试结果)。
- 检测顺序:
- 先整体(压差法)后局部(气密性扫描),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
- 报告输出:
- 需包含泄漏点分布图、换气率数据及改进建议(如更换密封条、填补孔洞)。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 高频泄漏点:
- 门窗框与墙体接缝:使用聚氨酯发泡胶+防水密封胶。
- 穿墙管线:采用弹性密封圈或防火膨胀胶泥。
- 假阴性结果:避免在强风天气测试,防止外部气流干扰。
行业应用差异
- 民用建筑:侧重节能(如LEED认证要求ACH50≤3.0)。
- 工业洁净室:ISO 14644要求严控颗粒物(压差≥15 Pa)。
- 生物实验室:NIH/WHO指南规定相邻区域压差需≥10 Pa。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4
8
6
10
10
15
9
12
15
15
18
21
21
14
18
19
23
17
17
26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