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阻垢缓蚀剂检测技术及关键检测项目
一、理化性质检测(基础指标)
-
- 检测目的:初步判断药剂均匀性及适用范围。
- 方法:目测法观察颜色、透明度;pH计测定溶液pH(依据GB/T 9724)。
-
- 检测目的:影响药剂投加量的关键参数。
- 方法:密度计法(GB/T 4472)、旋转黏度计法(GB/T 22235)。
-
- 检测目的:评估有效成分浓度。
- 方法:称量恒重法(105℃烘干至恒重,计算失重比例)。
二、有效成分定量分析(核心技术)
-
- 方法: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T 10539),通过显色反应测定ATMP、HEDP等含量。
-
- 方法:总磷滴定法(针对含磷聚合物)或凝胶色谱法(GPC)分析分子量分布。
-
- 锌盐:原子吸收光谱法(AAS,GB/T 11907)。
- 钼酸盐: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GB/T 14637)。
- 唑类(如BTA):高效液相色谱(HPLC,C18柱,紫外检测器)。
三、阻垢性能测试(核心功能验证)
-
- 方法:配制含Ca²⁺、Mg²⁺、HCO₃⁻的模拟水样,加入药剂后恒温(60-80℃)静置24h,通过EDTA滴定法测定剩余硬度,计算阻垢率(参照HG/T 2160)。
-
- 装置: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装置,测定不同流速、温度下的结垢速率。
-
- 检测目的:评价药剂对CaCO₃过饱和溶液的稳定能力。
- 方法:逐步添加CaCl₂和NaHCO₃,直至出现沉淀,计算临界pH值。
四、缓蚀性能评价(金属保护效果)
-
- 试片材质:碳钢、铜、不锈钢等,浸泡于含药剂的腐蚀介质(50℃, 72h),计算腐蚀速率(GB/T 18175)。
-
- 方法:极化曲线法(Tafel分析)、电化学阻抗谱(EIS),测定腐蚀电流密度及膜层阻抗。
-
- 条件:高Cl⁻浓度环境(如3.5% NaCl溶液),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金属表面点蚀形貌。
五、稳定性与兼容性测试
-
- 方法:高温烘箱加速试验(120℃, 24h),检测药剂分解率及性能衰减。
-
- 测试对象:对余氯、臭氧的耐受能力,模拟实际工况中杀菌剂的影响。
-
- 内容:与杀菌剂、絮凝剂等其他水处理药剂的协同/拮抗作用测试。
六、环保安全性检测
-
- 方法:改进OECD 301B试验,测定28天生物降解率(环保型药剂需>60%)。
-
- 检测项目:鱼类急性毒性(LC50)、藻类生长抑制(EC50),参照GB/T 27861。
-
- 方法:ICP-MS检测As、Pb、Cd等限值元素(符合GB/T 5009.74)。
七、现场应用验证(最终评价)
-
- 参数:实际运行中浓缩倍数、浊度、铁离子浓度变化趋势。
-
- 技术:安装腐蚀挂片或在线电化学探头,长期跟踪腐蚀速率。
转成精致网页
上一篇:水处理剂阻垢缓蚀剂Ⅱ检测下一篇:普梳涤棉混纺印染布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3
9
8
11
7
14
12
13
15
13
19
15
17
20
20
19
22
23
20
24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