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料检测项目
-
- 单体残留检测:如聚乙烯中的乙烯单体、聚丙烯中的丙烯单体残留量(采用气相色谱法,参考GB/T 4615)。
- 催化剂残留:检测金属催化剂(如钛、铝)含量,避免影响产品稳定性。
- 杂质含量:通过红外光谱(FTIR)或核磁共振(NMR)定性分析异物。
-
- 熔融指数(MFR/MVR):评估树脂流动特性(ASTM D1238)。
- 密度与颗粒形态:影响加工时的熔融均匀性。
-
- 热重分析(TGA)测试分解温度,确保原料在加工温度范围内稳定。
二、制品检测项目
1. 力学性能
- 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ISO 527):评估材料抗拉性能。
- 冲击强度(ISO 179):测试缺口或无缺口样品的抗冲击能力。
- 弯曲强度与硬度(ASTM D790、D2240):反映材料刚性和耐磨性。
2. 热性能
- 热变形温度(HDT)(ISO 75):测定材料在负荷下的耐热性。
- 维卡软化点(ISO 306):评估热塑性树脂的软化温度。
3. 电性能
- 介电常数与损耗因子(IEC 60250):用于电子封装材料的绝缘性评估。
- 体积电阻率(ASTM D257):防止静电积聚引发安全隐患。
4. 耐环境性能
- 耐化学品性:浸泡于酸、碱、溶剂中,观察重量变化及表面腐蚀(ISO 175)。
- 耐候性:通过QUV紫外线加速老化试验(ASTM G154)模拟长期户外使用效果。
- 耐水解性:针对高温高湿环境应用的树脂(如汽车部件)。
5. 安全环保指标
- 有毒物质检测:
- 重金属含量(RoHS指令,如铅、镉)。
- 多环芳烃(PAHs)、邻苯二甲酸酯(REACH法规)。
- VOC释放量:针对涂料、胶黏剂等,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
- 食品接触安全:符合FDA或GB 4806标准,检测迁移量及感官指标。
6. 外观与加工性能
- 颜色与透明度:色差仪测定(ASTM D2244)。
- 表面缺陷检测:显微镜或光学扫描观察气泡、裂纹。
- 熔接痕强度:评估注塑制品的结构完整性。
三、检测方法与标准
- 国际标准:ISO、ASTM、IEC等。
- 国内标准:GB(国标)、HG(化工行业标准)。
- 仪器设备:万能试验机、DSC(差示扫描量热仪)、GC-MS、紫外老化箱等。
四、检测意义与应用
- 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符合设计性能,如汽车树脂需通过高低温循环测试。
- 合规性:满足欧盟REACH、中国GB等法规,规避贸易壁垒。
- 研发优化:通过检测数据改进配方,如提升阻燃剂效率(UL94垂直燃烧测试)。
五、未来趋势
- 绿色检测技术:发展低能耗、高精度的快速检测方法。
- 智能化检测系统:结合AI算法实现缺陷自动识别。
- 全生命周期评估:从原料到废弃阶段的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上一篇:轨道交通电气产品、油田电子控制设备检测下一篇:商用蒸汽炊具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0
8
8
10
11
16
19
18
18
21
18
19
22
22
21
19
19
18
20
15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